孝王篇五(1 / 1)

秦国,关中,国都咸阳。

章台宫中的秦国群臣在明晰了未来秦国对韩魏的战略之后,不约而同地将视线投向了地图之上的另外一个国家。

这便是楚国。

众所周知,楚国历来是春秋战国时期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无论是过去数百年之间那个和中原强国晋国争斗不休的南方霸主,亦或是原时空之中与秦国、齐国纠缠了数百年的南天强国。

楚国的身影就从来没有在九州这个精彩纷呈的舞台之上消失过。

甚至在如今这个时空之中,因为秦国当年那一番为了剪除未来对手的暗中谋划,曾经强大的东方大国齐国被魏国所率领的诸侯联军强势击败,并由此一分为二。

虽然作为齐国继任者的陈国、齐国靠着渔盐之利依旧富裕无比,但是要想让他们充当原时空之中齐国那个楚国掣肘者的角色显然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了。

没有了原时空齐国这个地处华夏东方的大国的从中掣肘,如今的楚国完全可以避西方秦国的锋芒,游刃有余地经略东方的广大地域。

十余年前,楚国趁着越国内乱的时机派出大将上官祖钊假借帮其平判的名义率军攻入越国,以极快的速度完全吞并越国全境。

这一系列的行动,正是楚国东进战略的体现。

此刻,秦国高层的心中都十分默契地达成了一个共识。

那就是如果秦国放任楚国执行东进战略而不管不顾的话,东方新立不久的吴国、吴国盟友的陈国乃至与陈国同出一脉的齐国,都极有可能成为楚国国土的一部分。

果真到了那个时候,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业之上,必然多出楚国这么一个拦路之虎。

心中思绪流转到这里,在场一些秦国群臣脸上的笑容不禁缓缓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的凝重。

当这种凝重神情持续了许久之后,身穿一身墨色朝服的秦国典客高嶷慢慢从自己的坐席之上站了起来,一步一步地走到了大良造孙伯灵的身前。

“王上,大良造。”

躬身向着秦王嬴渠梁和大良造孙伯灵深施一礼之后,典客高嶷的目光落在了地图的下方。

“刚刚大良造为我等简述了我大秦对魏韩的方略,确实令高嶷心神激动。若是我大秦真的完成了大良造的大策,东出之路确实能少几分波澜。”

“只是对于大良造南和楚国这一谋划,高嶷却是不敢苟同……”

典客高嶷话语之中显露出几分锋芒的同时,脚下的步伐也是在不经意之间加快了几分。

转眼之间,典客高嶷便已经穿过了大良造孙伯灵,来到了那幅地图之前。

指着自己目光落在的那个疆域广阔的楚国,典客高嶷转身对着身后坐席之上的秦国群臣说道:“诸位请看,论及国土广阔、论及国力强盛,如今的楚国远在山东列国之上,而仅仅比我大秦弱上几分。”

“十余年前,楚国派兵攻入越国迅速占据全境的行动,则更是让楚国国力又增强了那么几分。”

典客高嶷简述了如今楚国的国势之后,双眼之中带着一股凝重之色扫视了周围坐席之上的秦国重臣。

“高嶷想提醒诸位的是,这些年来在我大秦埋头发展国力的同时,楚国也在靠着对外扩张积蓄着国力。”

“若是我秦国任由楚国继续吞并吴国乃至齐陈两国,那么楚国必将成为我大秦的大患。”

“到时候秦楚之间必有一战。此战我大秦是胜?还是败?也是犹未可知。”

“所以,对于大良造的南和楚国之策,高嶷并不赞同。”

典客高嶷的这一番话语明显契合了在场秦国众人心中所想,说话之间在场众人更是不时点头表示同意。

这不典客高嶷的话语刚刚落下,身为曾经驻守武关、深知秦楚之间必有一战的郎中令百里邑当即起身表达了自己的赞同意见。

“启禀王上,臣以为典客所说确是有理。细数当今天下诸侯,以秦楚为最强。”

“先王评价秦魏关系之时曾经有过论断一山不容二虎,在臣看来秦楚之间必有一战,我大秦应该早做打算。”

郎中令百里邑禀奏完自己的意见坐下没过多久,与他同属郿县三族的郿君白兴也起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启禀王上,臣也以为楚国必然会成为我大秦的祸患,我大秦应该及早对其有所防备。甚至当预见其实力可能无法控制之时,我大秦应当派出大军经武关杀入楚国国境。”

“王上,臣附议。”

“王上,臣也以为应当如此。”

“王上,楚国必然会成为我秦国的大患啊?”

……

当郎中令百里邑、郿君白兴接连表示对于楚国应该提早做好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准备之后,当即有为数不少的秦国群臣站出来表示了对于几人提议的支持。

而在这激烈的言辞之间,偌大的章台宫立刻就处在了一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之中。

秦王嬴渠梁的视线缓缓从周围那些群情激奋的大臣脸上划过,却是并没有表明自己对于此事的态度,反倒是用一种问询的目光看向了站立于地图之前的大良造孙伯灵。

“大良造,不知对于刚刚那些意见,大良造可有话要说?”

面对秦王嬴渠梁投过来的询问目光,听到耳畔响起的话语,大良造孙伯灵向着自己的这位主君躬身一礼。

“王上、诸位,楚国未来必然会成为我大秦的大患,这一点伯灵心中十分清楚。”

大良造孙伯灵的这一句话语立刻将大殿之中有些过于激昂的气氛给压了下来,缓缓平复了心中情绪的秦国群臣们齐齐将目光看向了前方这位在武侯吴起之后的秦国大良造。

面对在场众人投射过来的目光,大良造孙伯灵带着一副镇定自若的神情缓缓说道:“楚国乃是我大秦的祸患,秦楚之间也必有一战,但是眼下却不是最佳时机。”

“其一,我大秦作为当今的九州第一强国,天下诸侯的目光都汇聚在了我秦国的头上。”

“一旦我大秦贸然对楚国下手,那么楚国完全可以像昔日我大秦对付魏国那样,号召天下诸侯一同讨伐我大秦。”

“以我大秦之力,若是只是对付一个楚国,或许还有必胜的把握。但若是将敌人增长到两个、三个乃至更多,诸位试想一下我大秦是否还有战而胜之的把握呢?”

大良造孙伯灵的这一番解释说出之后,殿中群臣心中仅存的那份激动之情慢慢消散在了各自心底。

回想大良造孙伯灵刚刚问出的那个问题,这些秦国群臣几乎都在扪心自问。

以大秦如今之国力,是否能够匹敌天下诸侯的围攻?

饶是这些秦国群臣心中再怎么乐观,也不能不承认如今的大秦确实没有匹敌天下诸侯的实力。

想到了这一点之后,联想刚刚大良造孙伯灵提到的楚国未来可能的应对,秦国群臣最终放下了心中对楚国动手的打算。

不过即使放下了对楚国动手的打算,对于大良造孙伯灵的南和楚国的谋划,在场大多数人的心中还是充满了不解之情。

“那大良造提出南和诸侯,目的又是什么呢?”

大良造孙伯灵听到这道从坐席之间传来的问题,右手伸出两个手指沉声解答道:“伯灵所以提出南和楚国,原因有二。其一、稳定楚国,让楚国安心东向;其二……”

说着大良造孙伯灵的目光之中忽然浮现了几道寒光,带着幽幽的语气缓缓说道:“让楚国挡在我大秦的前面,代替我大秦成为天下诸侯瞩目的对象。”

“昔日武侯曾说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过去数十年,我大秦连续击败霸主魏国、拓土千里,成为当今的天下第一强国。此举无疑吸引了天下大部分诸侯的目光。”

“而伴随着楚国大踏步执行东进战略,天下诸侯的目光势必会从韬光养晦的大秦身上转移到持续吞并他国的楚国身上。”

“一旦天下诸侯都看清楚了楚国对于他们的威胁,我大秦完全可以反客为主再次以盟主之姿号召天下诸侯聚兵击楚。到时候楚国就算实力再强,也终究难以阻挡我联军兵锋。”

当殿中秦国群臣听完了大良造孙伯灵的这些话语,心中原本的不解之情一下子变成了了然。

若是天下局势真的如同大良造孙伯灵料想的这样发展,大秦完全可以稳坐钓鱼之台,将天下局势收入囊中。

待到时机合适,有了那些诸侯对楚国生出的恐惧,加上自身秦国所具有的威望,一支以秦国为首的伐楚联军当即便会成形。

“王上、诸位,其实伯灵选择南和楚国还有一个目的。”

秦国群臣思索之间,一道来自大良造孙伯灵的声音立时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吸引了过去。

“王上与诸位不妨设想一下,一种是天下诸侯亲身感受到了楚国连灭数国的实质性威胁,一种仅仅是天下诸侯感受到了楚国带来的压力。”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大秦选择哪一种情况出手对我大秦更为有利呢?”

面对大良造孙伯灵问出的这一个问题,在场的秦国群臣几乎没有花费多少心思便就想明白了。

虽然“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这则俗语如今还未出现,但是这些秦国上层怎么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呢?

“在伯灵想来,当楚国真正对吴国动手乃至覆灭了吴国之后,才是我大秦最佳的出手时机。”说到这里,大良造孙伯灵面容之上浮现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此刻,秦国大良造孙伯灵脸上的那般神情,与原时空之中那个提出围魏救赵、围魏救韩的齐国军师孙膑或许并无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