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会告诉你的十件事情(1 / 1)

哈佛财商课 金文 1726 字 3个月前

2011年10月19日,家住武汉的孙婆婆向媒体投诉,称自己被骗。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欺骗孙婆婆的“骗子”竟然是银行!

事情还要从当年4月份说起。杨婆婆和老伴已年过七旬,靠退休金攒了一笔积蓄。他们得知,国家推出了一种“教育储蓄”业务,只要按照相关规定在指定银行存入规定数额的资金作为教育专项储蓄,就可以享受优惠政策。他们经过一番商议,便决定办理这项业务,作为孙女上大学的基金。

于是他们前往某银行网点进行咨询,但接待他们的客服人员却说国家已经取消教育储蓄,并且还向他们积极推荐一款分红型保险。客服称,这款保险只需每年交1万,续交五年,再过五年,收益率非常高,和教育储蓄相差无几。他们本来对保险推销十分反感,但一看对方是银行工作人员,总不会有差池,这才答应购买。

后来,他们隐约察觉事有蹊跷,便致电银行要求退保,可对方不是找借口搪塞就是断然拒绝。他们没办法,又两次登门申诉,结果还是一样。

据孙婆婆回忆:“银行工作人员先扣了我们1万元,然后叫人带我们到一间小屋里签合同。我们一直以为是银行工作人员在帮我们办,办的也是银行的业务,事后才发现被骗。”一忆及此,孙婆婆便气得直发抖:“我们的退休金不多,每年还要交1万元,这怎么交得起?再说我们都是快入土的人了,难道还要我们继续交几年的保费?”

在日常生活中,像孙婆婆这样因信任而被欺骗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以孙婆婆的经历看,她应该是被驻守在银行的保险业务员钻了空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就可以完全推卸责任。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也是要考虑盈利因素的,所以在其推出的各种业务中,同样会存在猫儿腻。结合国内各银行存在着的实际问题,在此列举了以下陷阱,希望投资者尤其要加以提防。

一、信用卡还款期限被有意地无视

客户在刷卡消费时,都会被规定一个还款期限,逾期不还将支付滞纳金和相应利息。但是目前,不少银行并不会在还款期将至时致电提醒你,如果你因忙碌而忘记这件事的话,那么等期限一过,你就会被追究责任。在我国,曾有某青年因拖欠信用卡账单被告上法庭的先例。如果银行在这方面缺乏监管,我们最好从自身做起,搞清自己的每一笔支付账单。

二、片面强调最高预期收益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们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所以想要做理财投资的人也是日益增多。在良莠不齐的金融机构中,银行因长期以来的社会影响得到了人们的信任。

但是,有些银行人员为了拉拢客户,一味强调高收益率,他们往往列举各项历史数据来向投资人保证一定能够得到相应回报,而对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却是避而不谈。当客户提出风险咨询时,他们要么找理由糊弄,要么将话题扯回到收益率上,以致很多初次涉足投资的无经验客户被“忽悠”。

是投资就会有风险,所以我们千万不能只将目光狭隘地放在收益上。银行不提风险是为了挽留客户,如果我们自己再不重视风险问题,那就只能认栽了。

三、预期收益冒充实际收益

各个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看似完美,回报率都相当诱人。可就是在回报率上,银行也有空子可钻。首先我们要明白,市场行情是无法准确预测的,这也就导致收益率并非就是板上钉钉、雷打不动的。有些银行在宣传时所提到的收益率,未必能在最后如实兑现。有媒体曾做出调查:“在上千种理财产品中,有近百款个人理财产品到期并未达到最高预期收益率,其中,结构性产品最多,占71.88%。”

所以,我们在投资时不能盲目相信宣传数字,应该结合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如果仅为收益率而盲目投资,到头来也未必能够得到预期回报。

四、不同国家不同利率

当我们在海外旅行时,信用卡成为最方便也最快捷的消费工具。我们不仅能在世界各国使用信用卡,并且还能迅速得到现金。

但是,有些国家提高了外汇兑换的利率,并且有的国家更是会要求使用者支付各种附加费用,而这些政策的改变是不会另行通知的。所以,如果你有出境旅行的计划,建议先了解一些所到国家的费率问题,以便省去刷卡后的麻烦。

五、理财产品也存在霸王条款

可能有的投资者对此感到疑惑,怎么连理财产品也开始制定霸王条款了呢?具体都有什么内容呢?我们先来看一下胡月的经历。

胡月曾在某银行购买了一款组合理财产品,在阅读说明书后,她发现其中有一条规定让她感到不能接受:“到期年收益率最高为4.66%,收益超过4.66%的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胡月表示难以理解:“如果这个产品表现好,收益也应该全归投资人所有,怎么能归银行呢?如果它表现不好的话,损失是不是就由投资人全部承担?银行就不负责任了吗?”

其实,像胡月遇到的这种“霸王式”理财品种并不少见,银行通过制定这种条款来掠夺客户的利润,不管是否涉及赔本问题,这种行为都会给客户带来损失。所以,我们在投资某个产品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合同书等,对于有类似霸王倾向的产品,干脆就不要投资。

六、提前赎回时才知道会赔本

在听工作人员做产品介绍时,我们通常会在结尾时听到这样一句:“如果您突然有急事需要赎回,只需缴纳很少的费用即可。”正是这句不痛不痒的话麻痹了投资者的神经。

有些银行会用高收益来模糊赎回费用。事实是,当我们需要赎回时,往往会在没有得到收益的前提下,还要按合同规定的违约金数额搭上自己的本金才能实现,真是得不偿失。但这一点银行工作人员在向你推荐产品时是不会加以提醒的。

所以我们在投资时一定要问清楚赎回的条件,仔细阅读相关条例,不要因工作人员刻意忽略就不加重视。

七、把礼品作为“甜枣”

如今,许多银行在推出特别业务时会搭配礼物,常见的有食用油、大米、蚕丝被等。经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与这些礼物搭配的通常是风险性较高的产品,有些人不明白其中道理,认为有礼物可收非常实惠,就盲目进行投资,结果常常令人遗憾。

我们在看到优惠性强、派送力度大的产品时,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是什么原因让银行这样大动干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把你拉进投资陷阱前,当然要先投个“甜枣”当诱饵!

八、信用卡分期付款免息不免费

张冠军在假日期间购物采用了刷卡的方式。在刷卡前,他曾向销售员咨询是否能分期付款,得到肯定答复后才放心地进行消费。但是,在还款时他被气得无语,因为催账单上显示,他除了要归还相关款项外,还要另外支付手续费。张冠军所购买的商品需要分十二次付款才能结清,要是每次都支付手续费,这也是一笔巨大开支啊!

有些银行在信用卡业务上允许分期付款,这方便了许多一时手头紧的人,但是有一点它们没有说明,那就是不管你分多少次还款,手续费都是必然要支付的。这样算下来,我们未必得到了实惠,反而还多花了冤枉钱。

九、使用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

美国的杰克逊先生在旅行时选择搭乘汽车。由于语言障碍、现金不足,他选择刷卡消费。为他服务的司机共刷了三次卡,每次刷卡是否成功,杰克逊先生并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每次刷卡都成功,他将支付三倍的车费,而银行对此损失将不会承担责任。

在中国,也发生过某女士存折被盗、所储资金被小偷全部提空的事件。该女士质问银行,小偷既没有她的印鉴,签名也不相符,究竟是怎样拿到钱的?但银行却埋怨该女士个人财产保管不善,并表示银行不对此类风险承担责任。

对于这类蛮不讲理的条款,作为弱势一方的个人目前还没有更加合适的应对策略,只能自己多多留心。

十、一张身份证多个银行卡

一张身份证办理多个银行卡在现代社会是正常现象,但有些不法分子却可以拿着复制的假身份证进行开户登记。我国已报道过相关案例,许多诈骗分子靠假身份证办理银行卡行骗,某女士突然接到银行催款单,但她却并未消费过,是有人伪造她的身份证办卡进行消费……此类事件不胜枚举。

如果碰上了这样的倒霉事,虽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己的权益,但过程会相当烦琐和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随意对外界透露,以防被人钻了空子,银行在遇到此类问题时不肯担当的态度,往往令人心寒,指望银行替你把关显然是奢望。

在进行各种投资时,理财产品经营者受利益驱使,对投资者隐瞒实情是常见之事。不管是企业还是安全系数比较高的银行,都会存在这种现象。其实这些麻烦,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避免的,例如详细阅读产品说明与合同书,不轻信客服人员天花乱坠的推荐,在选择和操作时多留几个心眼,保持自己的立场,坚定自己的投资目标。这些原则或许有些麻烦,但却是我们规避此类风险的最好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