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理财,不同人群要有不同的方法(1 / 1)

哈佛财商课 金文 823 字 8个月前

哈佛商学院曾教导走进误区的学生:利润不等于现金。

现金等于利润,但利润不完全等于现金,这句话放在利息上是个很有趣的体现。前些年,中国走进“负利率”时代,人们纷纷抱怨利息太少,就差倒找钱给银行了,于是纷纷把钱转投其他投资项目。但当他们发现自己并不能承担投资所带来的风险时,就又把钱拿回银行吃起利息来。

从储蓄方面说,利息只是它给你的利润回报的一个附加值,储蓄最大的利润是帮助你管理好自己的财务,合理使用资金,给你未来的生活一个坚强后盾。很多人都在搜寻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但对于承担风险能力弱又相当保守的人来说,储蓄是他们积累财富最稳妥的办法。

有人不甘心用辛苦攒下的钱赚取屈指可数的利息小钱,但他们不知道,看似简单的储蓄其实也有很多学问,如果储蓄的方法运用得当,利息也是可以给你带来可观利润的。

岳薇是普通上班族,过得比较节俭,工资刨掉日常开支,每月的闲钱能保持在2000元上下。与“用钱生钱”的人不同,岳薇选择了保守的储蓄方式,一年下来却发现工资卡上只有100多元利息。

后来岳薇改变了存钱策略,在每月发工资后,她将固定结余整存整取一年期,这样一年后她就有十二张单子,每月都能有一张单子到期。如果需要用钱,可以选一张单子取出里面的钱来。不需要的话就把“到期存款”加上当月结余一起再存起来。

比如岳薇的每月结余是2000元,若放在工资卡里存活期,一年后只有24126元。但如果采用循环储蓄方式存钱,一年后就会变成24540元,足足比原来的利息高了三倍。

像岳薇这种“十二单”的储蓄方法,是最适合上班族和“月光族”的。但它只是储蓄组合中的一个,我们可以看看还有哪些办法能让不同人群“多赚银行的钱”。

阶梯储蓄法——适合积累教育基金

这是一种与“十二单”类似的存款方法,尤其适合能拿年终奖(或其他单项大笔收入)的人。

假如你手头有5万元,把这5万元平均分成五份,各按一、二、三、四、五年定期存入。一年以后,把到期的一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五年定期。第二年就把到期的两年定期存单续存并改为五年定期,下面依此类推。五年以后,你的五张存单就都变成五年期的定期存单,并且每年都会有一张存单到期。这种储蓄方式可以让你享受五年定期的高利息,非常适用于大笔现金的储蓄。如果能把“阶梯储蓄法”与“十二单”相结合,那就非常完美了。

驴打滚储蓄法——适合积累养老金

这是将“存本取息”和“零存整取”结合起来的储蓄方法。

仍以你现有5万元为例,先把它存成“存本取息”,设为“A折”。一个月后取出得到的第一个月利息,再用这笔利息开个“零存整取”储蓄户头,设为“B折”。以后每月从“A折”取出利息存到“B折”,这样不仅得到了“存本取息”的利息,而且又让这笔利息通过“零存整取”利滚利,使一笔钱能取得两份利息,只要长期坚持,也能得到可观回报。

交替储蓄法——适合闲钱较多,又可能急需用钱的人

如果你有5万元,把它分成不同份额的四份,比如分别存成5000元、1万元、15000元和2万元,你就一共有四张存单。然后在一年之内,不管你什么时候需要用钱,都可以取出和所需数额接近的那张存单。这样既避免了动用大存单,也能最大限度得到利息收入,减少利息损失。

分份儿储蓄法——适合一年内用钱金额和时间都不确定的人

假设,把5万元分成两份,每份25000元,分别办成半年和一年的定期存款。半年后,将到期的半年期存款改存成一年期,并将这两张一年期的存单都设定成自动转存。这样交替储蓄,两张存单的循环周期为半年。如果半年后有急用,你可以取出任意一张存单使用,而你的存款也不会全部都按活期储蓄存款计算利息。

以上方法只是最基本的几种,如果愿意深入了解储蓄,或许自己也能琢磨出更好的点子。

总之,储蓄是最基础的投资理财方式,千万不要小看利息。如果能聪明地使用一些技巧存钱,利息也能如滚雪球般成为一笔可观的财富。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就此真正积累下了宝贵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