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普通标准化公司相比,戴明式公司有一些鲜明的特色:
在一个普通的企业里,要追求品质就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例如,购买优良的原材料、高价聘请技术顾问等,而一个实施了戴明理论的企业,则可以用相对较少的成本来实现产品高品质的追求。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般企业都比较注重原材料购买价格的高低。因此,企业总是不断地与供应商讨价还价,互相制约。戴明式公司则通过品质来选择供应商,一旦选中某个供应商,便长期与其合作,两者间强调的是一种信任关系。
标准化公司的残缺产品主要出现在制造环节,大部分是由于工人的失误所致,因此,对于品质的控制主要依靠对产成品的质量检验,而这一环节是由品质管理人员负责的,所以企业产品的品质主要掌握在品质管理人员手中。
但是在戴明式公司中,产品品质主要是依靠高层管理人员的直接管理。品质问题的85%来自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所以,企业能把品质观念贯穿于整个制造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
在生产过程中,两者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普通企业常会通过聘请专家学者的方式来优化生产结构,而不从根本上寻求变革,并以数量作为企业追求的目标。戴明式公司则认为,企业生产流程永远都不能达到最优化,必须不断地改进、完善,数量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质量才能产生高效益。
此外,两种公司的企业文化也大不相同。戴明式公司强调的是一种人际协调与合作。戴明认为,工人与工人,工人与管理者之间只有形成和谐的气氛,才能使员工主动工作,而普通企业的强制方式很难取得员工的配合。
由于有目共睹的成绩,越来越多的企业接受了戴明的质量理论,一个企业如果能全面、持久地将这些观念付诸实施,则肯定会取得最好的质量控制效果,为企业赢得最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