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条》的全称是《领导职责的十四条》,这是戴明针对美国企业领导提出来的。它很快成为20世纪全面质量管理(TQM)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且被当成许多著名企业奉行的圭臬。
在戴明看来,如果一个企业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也就是不清楚自己应该如何改进顾客的生活水平,那么它必然会与顾客同样地受到损害。试着采用其他的方法与技巧而不改变公司的管理哲学,是不会看见真正的成果的。
在长时间里,戴明本人在不同场合对《十四条》有不同程度的强调,主要的精神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恒久地改进产品和改善服务
企业在制定目标时,不要只对下一个月或下一个年度做计划,而要坚持长远建设的方向,要以不断地创造、改进产品和服务为长远目标,坚持经营,并且在所有领域加以改革和创新。
——运用新的管理哲学
管理思想对企业产品来说相当重要,企业要有一个严谨的管理思想,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都必须力求完美。不允许出现交货延迟或差错,杜绝粗劣的原料、不良的操作、有缺陷的产品和松散的服务。
——不能依靠事后检验来达到质量标准
要保证产品质量,就不能怀着“对成品的检测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准备检验实际上就是允许有次品,等到检验时才发现次品,就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成本高、效益低,企业收益从何谈起?正确的做法是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时刻注意产品质量,对这个过程进行及时的监控。
——价廉还要物美
在原料采购时,企业不可太注重“低价”,要有一个最小成本的全面考虑。价格本身只是一个数字,并无实际意义,它只有相对于质量才有意义。因此,管理者需要界定采购原则来规范采购工作。企业一定要与供应商建立长远的关系,不可为求低价而“朝三暮四”,导致供应商不但繁多,而且提供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应该有所选择,留下的应是极少数最好的。
——建立一个识别体系和非体系原因的措施
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有85%的可能是由于系统运行不良引起的,15%是由于岗位上的原因。因此只有系统的改进,才可能降低差异性。但首先要明确的是问题究竟是来自系统还是岗位。如果是由于系统原因造成的,就应该永不间断地改进生产及服务系统。如果是岗位原因,就要提高工人的生产能力。所以,准确识别系统和非系统的原因有利于减少浪费和提高质量。
——建立现代的岗位培训
上面说过产品质量的问题有15%来自岗位,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工人做工作,就首先得对他们进行培训。培训是管理阶层最基本的工作,它可以改进工作的质量。尽管培训工人会花去一定的费用,但从长远利益来看,它对企业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现代的企业培训不只是培训工人怎样干,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一个全面、有效的岗位培训。
培训前可以先做个计划,让培训建立在可接受的工作标准上,培训后要使用统计方法来衡量培训工作是否奏效,便于下一步培训工作的进行。
——建立现代的领导层
同其他管理思想一样,戴明理论也非常重视领导层的建设。他认为品质是由领导人的水平造就的。各基层营运单位的成绩,会依领导层的意愿而定。因此,各阶层的管理人员必须随时和高层管理者进行沟通,让他们知道需要改善的地方。之后,高层管理者必须采取行动,改正错误、完善管理。
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种新型的领导方式,不只是管,更重要的是帮。
——创造企业和谐融洽的生产气氛
要使员工积极主动地工作,就要培养员工的积极性。许多管理者常常喜欢用强制的手段来要求下属服从,这样一来,在企业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严肃的气氛,员工不敢提问题,心情受到压抑,产生抵触情绪,工作时不尽心尽力。
即使他们被迫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也不能给企业带来贡献。许多依赖强制手段的管理人员逐渐认识到:员工没有思考,结果经常使自己陷入被动状态。所以,在企业内部应该有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让员工对企业有感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坚决合作,消除壁垒
人类之所以能在远古时期就战胜比自己强壮的野兽,成为世界的主人,就在于人类善于通过合作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在企业的发展道路上,企业主也应该遵循这个观点,通过与各方面的密切合作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要切记一点:没有合作就得不到品质,也不可能有改进。
企业的合作是多方面的,工人之间的合作、工人与管理人员的合作、企业与供应厂商的合作,甚至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合作,只要是有利于企业收益的合作,都应该不遗余力地开展。
跨部门的质量圈活动有助于改善设计、成本、质量及服务。戴明强调,任何一个部门都不能只顾及自身利益,而应该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
——数量不是目标
传统管理注重把焦点放在数量上,很多企业在衡量产品收益时,仅以数字作为参考,认为数量就是一切,不顾产品质量而推出产品,殊不知在他们推出这种产品的同时,企业也在一步步走向失败。
员工在生产产品时,通常会以主管的要求为准则,如果主管要求:“不管怎么做,必须得做到。”那么,他们可能会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目标,甚至不在乎整个集体的利益。
如此的量化指标忽视了产品的质量,致使企业只追求“量多”,而不管企业效益和长远利益。
为此,戴明理论要求取消量化的目标,建立一个随时检查工时定额和工作标准的有效性程序,建立一种激励、教导员工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的好办法,而不是只对他们下硬指标。
——数字不是根本
这一条与上一条十分相似,但是它侧重于强调企业的分析报告。
财务报告上的简单数字并不能完全体现企业的收益状况,比如品质和革新的效果有多少,在哪里?将一件残缺品卖到顾客手上的成本是多少?因为品质不良而损失的销售量是多少?不管是什么价格都不肯买产品的客户有多少?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企业根据销售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使员工心悦诚服地为企业工作
一个企业要想有所改进,就必须依靠员工认真地工作。如同在前面提到的和谐融洽的气氛一样,企业还应该给员工安全感,让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从事一件令人愉快的工作,员工自然会认真地对待,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企业要想成功,首先得做到这一点。
优秀的领导者一方面要能使员工对改革心悦诚服,显示出强烈的工作意愿;另一方面要提高并改善员工和机器的绩效,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量。
此外,他还要强调团体合作精神,努力消除妨碍基层员工积极工作的不利因素,让每个员工都乐于成为集体中的一员。
——建立长期的教育机制,不断完善员工技能
由于质量和生产力的提高会使部分工作岗位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必须要求员工不断了解自己工作岗位的发展方向,进行不断的业务培训。
对于管理者而言,则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使员工能够适应原材料、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和机器设备的变化,使得员工在每次技术革新面前,都能及时地进行转变。
——创造一个每天都推动以上13项的高层管理结构
要使企业能实施这《十四条》的计划,就必须在领导层内建立一种结构,促使全体员工都参与到经营管理的改革当中。
戴明理论和其他管理理念明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对品质创造的看法不同。正如戴明曾经说过的一样:品质是在哪里创造的?是在董事会的会议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