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在晚上接到儿子的电话的,儿子在电话里说,明天出趟远差,大概中午的时候车从家乡的那个城市路过,趁着这个空想顺便拐到家里。儿子还说,时间很紧,只能在家里吃顿午饭,就不住了。
挂上电话,母亲一夜都没有睡好,心里一直怦怦地跳着。自打儿子在那个叫首都的大城市里念大学后,就很少回家了,特别是大学毕业到现在,两年多了,儿子一次家门也没有迈进过。只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打上一个电话,也只是匆匆的一句话,忙。
母亲做梦都想儿子呢,儿子他爹走得早,母亲一个人又要侍弄庄稼,又要抚养儿子,难着哩。记得儿子上大学的那天,村里的人都来祝贺,母亲招呼完乡亲,晚上就一个人对着墙上的那帧黑白照片抹起了眼泪,母亲是高兴啊。母亲还记得儿子走时说的那句话,娘,等俺将来挣钱了,就把您接到城里享福去。母亲就笑了,母亲不指望享什么福,有儿子这句话就够了。
可是,儿子这一走,留给母亲的就只剩下了牵挂,只剩下了对着电话发呆。
好了,现在好了,儿子要回家了。天还没亮,母亲就爬了起来,儿子这几年孤身在外,不定受多大的苦呢,母亲想给儿子做顿好吃的。母亲在灶房里转了一圈,灶房里冷冷清清的,母亲已经好久没有为自己好好做顿饭了,灶台上的墙角都已经挂上了蛛网。母亲开始收拾屋子,边收拾便想着给儿子做点儿什么,屋子收拾亮堂了,菜谱也想好了。除了几个家常菜,母亲还想做条鱼。儿子是喜欢吃鱼的,母亲知道,小时候家里穷,吃不起,逢上东家西家的有个喜事,儿子就扯着母亲的衣襟,蹭上一点儿鱼腥。喜事上剩下的多是些鱼骨头,但这并不妨碍儿子啃得津津有味。每每看到儿子吃鱼的馋相,母亲心里就一阵阵的酸。母亲想,哪天日子好过了,就给儿子做上几条鱼,让儿子吃个够。
母亲借了一辆三轮车去了镇上,只有镇上才有卖鱼的。路不远,七八里地,却坑坑洼洼的,母亲就骑得很辛苦。可母亲不怕,母亲的心里满是欢喜。
回来的时候,车子里堆满了菜,一条鲜活的黑鱼还在袋子里不停地折腾着身子。买鱼的时候,母亲已经问清楚了,黑鱼的刺少,吃起来会避免很多麻烦,母亲就选了黑鱼。卖鱼的人本来想给母亲剥好的,母亲不让,认为儿子要几个小时才能到家呢,把鱼剥了,吃起来就不新鲜了。
青青绿绿的菜堆进灶房,灶房里立刻就温暖起来,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母亲先把那条鱼放在木盆里,灌上水。看着那条四斤多重的大黑鱼在水里欢快地拍打着水花,母亲的心也跟着灿烂起来。
择菜、淘洗、磨刀、切菜,案板上的几个塑料盆里很快就充实起来。接下来就是那条鱼了,母亲看了看表,差不多快十点了,儿子说不定已经在路上了呢,母亲就操起了刀。黑鱼也不那么好摆弄呢,尽管卖鱼的师傅手把手地教了母亲好几遍,可剖腹挖鳃的时候,还是让母亲手忙脚乱,竟然比锄三亩地还累呢。母亲望着剥好的鱼,微笑着喃喃自语。
母亲做的是清炖鱼,她想着儿子坐车颠簸了一天,喝点儿鱼汤正好补补身子。做鱼的方法也是昨天晚上,母亲找村里饭馆的胖厨师软磨硬泡学来的。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虽然自己没有吃过几次鱼,但灶房里的活儿还是难不住她。先是准备配料和调料,五花肉、玉兰片、冬菇、青菜、清猪大油、料酒、味精、高汤、盐、胡椒粉、花椒、香菜、葱、姜还有明油,打仗似的把案板挤得满满当当。接着,就是把切好的鱼块放进锅里,加水,大火煮沸二十分钟,然后依着顺序放调料,再小火煮上二十分钟,最后放香菜和味精。
当那盆飘着扑鼻香气的清炖鱼摆上餐桌的时候,母亲的心里绽开了一朵花。站在餐桌前,母亲仿佛看见了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儿子还会是小时候的那副馋相吗?母亲漾着满脸的幸福,长长地吁了口气,轻轻地揩了把脸上的汗,看了看表,十二点差一刻,儿子也该到村口了吧?
母亲解下围裙,换上了那件过年时才舍得穿的碎花衣服,准备到村口去看看。电话就在这个时候响了起来。一定是儿子的,母亲几乎是小跑着奔过去,一把抓起了电话。
喂,妈,我们临时接到邀请,要到别的城市参观一下,时间太紧,就不往家里拐了啊。是儿子的声音,儿子在话筒那端平静地说。还没等母亲回过神来,儿子就说完了。说完了,电话也就挂了,留给母亲的是一阵又一阵嘟嘟的忙音。
母亲站在那儿,她甚至忘了挂上电话,她只觉得脸上酥酥痒痒的,两条虫子似的泪水不觉间已经爬上了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