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驳有妙招(1 / 1)

高效对话 郭津宏 742 字 3个月前

反驳别人的观点或者是错误的言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借敌力为我所用,最终引导对方意识到自己的荒谬。这种方式叫作先顺后逆法,即先顺承对方的意思,对对方所说的话加以肯定,然后急转直下,说出相反或不同的观念。

要想正确地运用先顺后逆法,就要把握时机,让其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尤其是面对那些喜欢语出狂言的人,只要附和他、捧着他,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对方的弱点,然后成功“逆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归纳几种常用的方法:

——附加条件法

即先顺承对方的意思,让对方以为你妥协了,然后再附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既可以跟之前对方提出的条件相顺承,也可以毫无关系,但是无论哪一种,这个附加条件都是对方没有办法做到的。

帕格尼尼为了准时赶到剧院参加演出,出门之后看到一辆马车,没有来得及问价钱就上了车。在去剧院的路上,他一边催车夫尽量快一点,一边问车夫价钱。

巧的是,这个车夫认识帕格尼尼,知道他是著名的音乐家,于是打算敲诈他一笔:“先生,从您上车的地方到剧院需要10法郎。”

“你确定自己没有开玩笑吗,先生?”帕格尼尼问道。

“当然没有,我尊敬的先生,据我所知,人们去听您用一根琴弦拉琴的演奏会可是需要10法郎。所以我这个价钱不算高。”车夫回答。

“哦,那好吧,我会付给你10法郎,不过为了公平起见,你就用一个轮子将我送到剧院吧!”帕格尼尼微笑着答道。

一般情况下,我们遇到敲诈的事情可能都会很恼火,甚至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于是事情最终以争吵结束。可是帕格尼尼却一反常态,先答应对方的无理要求,然后提出一个让车夫没有办法做到的要求:用一个轮子把他送到剧院。他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勒索的拒绝态度。

——补充说明法

肯定对方的观点或者是顺着对方的观点说下去,然后再补充说明,使之符合逻辑。

某一年的愚人节,一家报社为了增加销量,应景地刊登了一则关于马克·吐温去世的消息。即便知道当天是愚人节,可是人们还是没有办法相信报纸会拿这么重要的事情愚弄大众,于是纷纷到马克·吐温家吊唁。

当马克·吐温知道事情的缘由后,并没有发火,也没有找报社的麻烦,而是微笑着对来吊唁的人说:“这则报道是真实的,不过日期却提前了一些。”

马克·吐温先是肯定了报道的真实性,然后用“日期提前了一些”加以补充,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幽默风趣地将这件事揭了过去。

——推托法

即先答应对方的要求,让对方误以为达到了目的,然后再加以推托。

宋代的陈正敏在《遁斋闲览》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当时的社会,那些权贵之家都会从新科进士中挑选女婿,迫于权势的压力,很多人即使不乐意也会答应。

科考出榜后,权贵之家争先恐后地派人寻觅那些有才华相貌又好的进士。某权贵相中了一名年轻进士,怕被拒绝,于是便派10名家丁去强行相邀。没想到年轻进士没有推辞,跟随而来。于是引了很多人围观。

到了府上之后,权贵开门见山地对进士说:“我膝下只有一女,相貌倒也不俗,愿许配给郎君,不知意下如何?”

进士鞠躬答道:“我出身贫寒,能娶到您的千金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不过,这件事要等我回家与妻子商量之后才能答复,您看如何?”

权贵一听,知道进士已经成亲,于是满面羞惭。

在那个时代,权力即一切,一个小小的进士怎么敢得罪权贵呢?如果直接推辞,即使不被强迫,肯定也会影响之后的仕途,这名新科进士很聪明地没有直接拒绝,而是恭敬地应允,然后借口说要与妻子商量,表明了自己已有妻室的事实,而且言语中表达了对糟糠之妻的尊重,让权贵无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