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善于操纵说服技巧的人,不会与说服对象不停地周旋,因为大家的时间都是宝贵的。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说服时一定要抓住关键,一语中的。
萧何辅佐刘邦建立汉朝,是汉朝的功臣,建国之后,萧何在政治上也颇有建树,深得百姓爱戴。刘邦生性多疑,对萧何一直有所提防,但是萧何却被蒙在鼓里,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一日,萧何的一个门客对他说:“您要小心,可能不久就会被满门抄斩了。”萧何大骇,忙问为什么。门客说:“您现在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有什么职位可以再封给您呢?况且您一入关就深得百姓的爱戴,之后您一直致力于为百姓办事,百姓对您的爱戴有增无减。皇上之所以关心您的起居动向,其实是在防备您。要想让皇上打消对您的顾虑,您就要故意让百姓骂您、怨恨您,制造些坏名声。”萧何长叹一声,说:“我怎么能去剥削百姓,做贪官污吏呢!”
刘邦平定了黥布的叛乱,返回长安时,百姓拦车告御状,陈述了萧何用低价强行购买民间的土地房屋的事情。刘邦召来萧何本想问他的罪,可是萧何却乘机向刘邦提议说:“长安一带地方狭窄,而上林苑中空地很多,白白地浪费掉了太可惜,不如给百姓耕种,秋收之后,粮食归耕种者,但是秸秆留在原地给上林苑里的动物食用。”
上林苑为皇帝游玩嬉戏、打猎消遣的地方。刘邦一听萧何居然打它的主意,不禁勃然大怒,认为萧何一定是收受了百姓的贿赂才会为他们谋求福利,于是一怒之下将其打入大牢。
廷尉为讨好皇上,给萧何用了大刑。几天之后,一个姓王的卫尉问刘邦:“相国到底犯了何罪,为什么要将他关起来?”刘邦说:“我听说李斯担任秦相时,办了好事都归功于主上,有了错误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却想借我的上林苑来讨好百姓,所以我把他关起来治罪。”
王卫尉说:“当初陛下与楚军对峙,几年都没有分出胜负,陈豨、黥布反叛时,陛下亲自率军外出平叛,在那个时候,相国留守关中。如果相国存异心,那时候是最好的时机,只要稍有举动,就可以在函谷关以西的地方称王。相国那时候都没有做出不利于陛下的事情,如今难道会贪求百姓的金钱吗?陛下怎么能用这种浅陋的想法来怀疑相国?”刘邦听了,虽心中不快,但也知道自己多疑了,于是当天释放了萧何。
王卫尉简单几句话,句句击中要害,让刘邦没有办法反驳,打消了其顾虑。刘邦终于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过了,不该怀疑萧何的一片诚心,虽然王卫尉说话不留情,驳了他的面子,但还是当天便下令赦免了萧何。
汉代的另一位开国元勋周勃,曾经帮助汉室铲除吕后爪牙,迎立汉文帝,有定国安邦的大功,可是却遭到小人的嫉妒。当他罢相回到自己的封地时,一些素来嫉恨周勃的奸伪小人便乘机向汉文帝诬告周勃图谋造反。三人成虎,说得多了,汉文帝竟然相信了,而且知道周勃有许多忠心的门徒,如果他真的造反,后果可想而知,于是下令命廷尉将周勃逮捕下狱,追查治罪。
按照当时的法令,如果谋反之罪成立,周勃会被株连九族。周勃被抓之后,薄太后出来劝汉文帝说:“皇上,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周勃真的想谋反,那么你没有即位的时候才是最佳时机,因为当时他手里有先皇留给你的皇帝玉玺。而且他手里还有北军统帅的帅印,如果不是一心忠于汉室,怎么可能会帮助汉室消灭了企图篡权的吕氏势力,把玉玺交给陛下?相比那时,现在他罢相回到自己的小封国里,权势被削弱,在这个时候造反你觉得可能吗?”
听了太后的分析后,汉文帝恍然大悟,明白这是有心之人的陷害,没有了疑虑,并立即下令赦免了周勃。
此二人能够在大难临头的时候,化险为夷,要多谢站出来为他们辩白的人。而皇帝能够相信他们是无辜的,多亏了替他们辩解的人具有说服技巧,一语中的,让人不信服都难。可见,语言的威力是何其大!
不善于运用语言技巧的人,表达拙劣,往往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且找不到事情的中心点,说了一大段没有一句在点上,自然对方就不会信服。而善于运用语言技巧的人,表达高明,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别人十句百句都说不清的问题,他能一语道破,三言两语就说中要害,点到实质。
所以我们在进行说服时,一定要在充分掌握事实后,分析出事件的关键,抓住要害,开门见山,一语中的,剔除那些无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