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场合中,对别人保持礼貌和体贴,就可以消除人际气泡带来的负面影响。
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实行交通管制,单双号限行。我的一个从海外归来的绅士朋友,每天都要挤地铁上下班。
他向我讲述了在地铁中发生的事情:
他告诉我,在地铁里他没有安全感,有的乘客面如死灰,闭上眼睛不说话,偶尔身体会随着车厢的活动有节奏地摇动;有的乘客把对开的报纸伸到了别人的脸下面,专心致志时甚至把头也探过去;有人把胳膊往别人肩膀上一放,扭头去看窗外……就这样,两个男人因为“领地”问题发生武力冲突——在领土的纠纷上,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朋友吸取教训,乘车的过程中,碰到别人时会迅速说“对不起”,以此来逃避“领土纠纷”。但让朋友不理解的是,地铁司机的驾驶能力很差,短短的10分钟内自己冲撞了别人四次,出于化解纠纷的心理,他连说“对不起”,结果身边的人以一种非常奇怪的目光看着他。
我笑着说:“在十分钟之内,对对方说‘对不起’四次以上,会让对方直接崩溃。”
知道什么原因吗?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词语:人际气泡。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种本能的心理——保护自己无形的领地的心理。就是说,每个人在自己的潜意识里,都生活在一个气泡里。不管是处于哪种环境中,周身都被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泡包围着。很多时候,你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在某些时候,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你内心会感到不安、紧张,这就是有什么挤到了周身的气泡。
用通俗的方法来解释这种“气泡”,好比从领海基线量起12海里以内的宽度属于领海权,从人的身体开始算起的部分距离同样被人划为自己的“领地”,这里的领地就属于气泡。
关于气泡,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在一所学校的阅览室内,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斯金纳走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
这样的试验进行了整整80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当斯金纳紧挨着他们的身边坐下后,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以一种敌视的目光看着身边的这个陌生人。大多数人会选择默默地移到别处,甚至有些人会明确地表示反感,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斯金纳的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地”。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有不适感或不安全感,甚至会恼怒起来。
斯金纳经过实验证明,气泡心理不仅指距离上,还包括听觉、视觉,甚至嗅觉上。比如,在一个公共场合中,很多人会对大嗓门讲电话的人表现得很反感;在餐厅里,对吃饭时交谈甚欢的人表示强烈不满。这些通过听觉产生的排斥心理,同样是因为“气泡”受到了挤压。
通常,气泡是否感觉被挤压,与彼此之间的距离有关。例如两个人面对面地说话,保持半米左右的距离是最合适的。如果距离小于半米,甚至只有几厘米,内心会感觉到压抑。这时候,就是气泡受到挤压,“领土”被侵犯。
此外,气泡是否感觉被挤压,与彼此之间的关系亲疏有关。如果说话的两个人是情侣关系,别说10厘米,即便是零距离也不见得会觉得难受。可是,如果对方是陌生人,10厘米的距离就是气泡被挤压了。
举例来讲,在供人休憩的公园的长椅上,几乎坐满了人,只剩下你身边的那个位置空着,这时候走过来一个人,直奔你的方向而来,坐在了你身边,这时候你不会觉得被挤。可是如果公园里只有你一个人,别的位置都空着,这时候走过来一个人,直奔你的方向而来,挤在了你身边,你就会感觉“被侵犯”。
在社交场合中,保证自己的“领土”不被侵犯最聪明的方式是——不要侵犯别人的“领土”。美国著名作家托马斯说过这样一段话:
社交场合中,礼貌和体贴就像投资一分钱却得到一块钱的回报一样。如果人人都能保持对别人的礼貌和体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会非常愉快。
在自己的内心放置一面镜子,对照自己就知道什么地方需要保持,什么地方需要改进。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让“照镜子”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