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原生家庭”一词的曝光率越来越高,这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家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荣格曾说过:“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甚至于子女长大后,会将原生家庭复制到自己的新生家庭中。
美国心理治疗专家鲍恩也认为,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关系模式和亲子关系模式,会持续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人会倾向于复制早期原生家庭中建立的关系模式。
可以认为,一个人的精气神,其实就是他的原生家庭的缩影。但其实,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
高晓松在《奇葩大会》上曾首次提到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他说,从小到大,他都没问过父亲任何问题,一个也没有。这句话,高晓松在现场强调了三遍。小时候的高晓松与父亲的关系非常不好,使得他至少有二十年的时间处于爱较劲、讨厌心理干预、抓住他人缺点不放的状态。最后他说:“因为我直到最近几年,当我终于走出来了,我才知道我原来没走出来。”
他的父亲还是一位文化修养很高的教授,连高晓松这样才华横溢的人都会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影响得如此深远,普通人就更难摆脱原生家庭在自己身上烙下的印记了。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特征,是童年时期性本能活动受到压抑、升华、反向作用、固着、退化的结果。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最后演变成众生百态,都是原生家庭刻画出来的。
钱钟书和杨绛结婚时,钱父提出要杨绛待在家里学家务,最好不要出去工作。对于钱父这种老派思想,杨父当即给出了反应,说:“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他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
虽然杨绛是个女孩,但杨父依然精心培养,让她读书上学,让她自己选择婚姻职业。杨绛回忆说,父亲从来不强迫自己做什么,连大学选专业都是按照自己喜好选择的。
杨父这种教育女儿自尊自爱、男女平等的思想,使得杨绛嫁给钱钟书后,就算做了“不要工钱的老妈子”做的事情,也没有委屈、下嫁的感觉。她依然会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开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她为自己赢得了地位,被人们尊称为“杨绛先生”。
相比于杨绛,为爱低到尘埃里的张爱玲和婚姻多舛的萧红就显得不是那么幸运,而她们感情不幸的根源,还是来自原生家庭对她们的影响。
歌德在阅尽世间繁华与悲苦后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对于孩子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家庭,就算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但若是有温度、有真情,这个家庭的运势必然会逐渐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