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关于厌学,我们已知的有多少?(1 / 1)

“厌学”其实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以及一些亚洲邻国,比如印度,同样存在厌学的现象。因为经济发展比较早,也比较完善,所以西方国家对厌学现象的思考早于我们。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们就开始注意到,在丰衣足食的幸福时代,居然有一群孩子不愿意上学。按道理说,吃穿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满足后,人自然就该安心追求更高阶层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自我成就感、他人的认同和自我实现等。祖辈们辛辛苦苦求生存,跑生活,为子孙们创造了吃不完的“面包”、读不完的浩瀚书海和冬暖夏凉的教室,怎么还会有孩子嫌弃这来之不易的优越生活,宁愿放弃舒适、优越和崇高的精神层面提升——读书呢?这些孩子为什么宁愿成天待在家里,或是在残酷的社会上游**,也不愿意去学校呢?

对此,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召集了不少厌学的孩子,对他们进行了访谈,费尽心思想搞清楚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孩子不想读圣贤书,还专门发明了用来测量厌学心态的量表。比如克里斯托弗·A. 科尔尼(Christopher A. Kearney)提出的厌学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他指出厌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1)为了获得父母的照顾及关注。你可能会奇怪:这是什么意思呢?通俗地说,就是有一部分孩子在童年时期,大概从出生开始到上学前这段时间,没有得到来自父母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常见的,父母中的某一方在孩子幼年时因入狱或其他原因而在孩子的童年中缺席,或是有的父母本身在孩子幼年时对孩子的态度比较冷淡,或是父母离异后将孩子扔给某些更加冷漠的亲戚或朋友照顾等。这种童年重要他人关注和照料的缺失和不足,会使得某些孩子在学龄期以各种不可思议的理由拒绝上学。比如,我曾经见过一个厌学的初二男孩,他的妈妈在他8岁时入狱,当时爸爸因此和妈妈离了婚。之后父亲一直忙于生意,无暇照顾男孩,绝大部分时间把他放在姑姑家。男孩从小学习一直很认真努力,在他的记忆中,只有看到他成绩单上的分数在95分以上,爸爸才会有心情和他多待一会儿,才会愿意和他说几句话。在探监看望妈妈时,妈妈也只有在听到他考了好成绩时脸上才会有笑容。因此,好成绩似乎成了男孩能得到爸爸关注、换得妈妈快乐的唯一有效方式。

后来妈妈在男孩高二下学期时出狱,男孩自此再也不愿去上学了。在他不上学后,家庭发生了“奇妙”的变化。爸爸和妈妈都开始主动关注他,每天只要没事就陪伴在他身边,爸爸常常陪他玩游戏、看动漫,妈妈没事就带他逛街买衣服、去游乐场。甚至父母还为了让男孩心情愉快,不情愿地复了婚,只是为了给他一个“温暖”的家。用男孩自己的话讲:“其实我真的很不喜欢上学,但以前学习对我来说就像一项生存技能,因为只有一直考高分,爸爸才愿意陪我,妈妈才愿意对我笑。现在,厌学让我有机会获得了童年没有得到的父爱和母爱,重新体验了一次之前不曾体验过的家庭温暖,重新享受了一次温暖的童年。”

在咨询中问清这些前因后果后,我对这个男孩说:“这听上去确实是弥补童年或家庭遗憾的一个方法,不上学让你们的家庭暂时达到了一种平静和睦的状态,但这样做最终的代价会是什么呢?”男孩其实很聪明,他听出了我话中隐藏的挑战。他说,自己只是不喜欢上学,但并不代表自己会一辈子用这种牺牲自己前途的方法留在家里,获取父母的关心,维护父母之间的“伪和谐”。后来男孩休学半年,去爸爸的公司见习了一段时间,发现社会其实很残酷,没有文凭其实很艰难,最后还是决定“勉为其难”,继续完成高中学业。后来他考上了一所离家较远的另一座城市的大学,听说成绩还不错。

2)为了避开某些自己不想面对的学校人际关系。这部分主要涉及同学和师生关系,有许多厌学的孩子在学校曾经受到来自老师或同学不友善的对待,有的甚至是学校霸凌。当然除了极少数极端情况外,这种局面的出现很少是学校同学或老师单方面的过错。有许多厌学学生在情绪表达和管理,以及人际沟通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往往使得周围的老师和同学更加讨厌他们,他们因此和周围的人更加疏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比如有一个男生,他在初一时拒绝继续上学,原因是他常感觉被同学冒犯,在与人交往时又不知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只会用肢体攻击表达。所以他常常和同学发生冲突,最后几乎被全班同学孤立,而这种情况从他小学时就一直存在。这个男生来找我时,我发现他的父母在平日互相沟通时也是剑拔弩张。夫妻俩看似和睦,实则压抑了许多对彼此的不满。在短短的50分钟咨询里,父母基本上一逮住机会就会对对方冷嘲热讽,却很少真正去倾听、理解和安慰对方,而他们这种情绪交流方式也移植到了和儿子的沟通中。孩子从小就没有从父母身上学到,在与人发生冲突时,如何快速觉察和清晰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也没体会过自己不开心时被人安慰的滋味,自然地就只会模仿父母,有样学样,在学校和同学、老师相处时要么用暴力攻击别人,要么用尖酸刻薄的语言讽刺别人。

后来我们的咨询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没有直接和父母讨论如何让孩子重返学校,而是先和父母讨论他们如何从自身做起,学会好好地去倾听、理解、回应和安慰孩子。经过将近一年的咨询后,父母的情绪渐渐稳定,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也渐渐变得不急不躁。最后,家庭氛围得到整体改善,孩子感觉自己的大后方稳定了,在学校也慢慢地能和同学心平气和地沟通了,对学校生活重新产生了期待,渐渐恢复了学业。

当然,在面对此类问题时,父母在必要时也可以发挥一些作用。比如,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和学校老师进行必要的交涉,了解自己的孩子最近在学校的人际交往情况,看看是不是确实存在某些学校霸凌现象,或者是否个别老师对孩子有偏见等,看能否从学校老师的层面为孩子提供一些情感上或是实际学习上的支持。当然这部分涉及在学校层面更多的沟通,在此就不细谈了。

3)为了避开来自学校体系的负面评价,获得其他方面的认可。有一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他们在学校现有的成就评价体系下得不到自己期望的认可,而在学校之外的一些领域,比如,体育运动项目、电子竞技、漫画等,却能得到无数点赞。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一面是自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却始终被认作失败者的学校,一面是自己获得无数荣耀被所有人看作成功者的领域,学生自然会选择后者。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出现,也和社会对学生的价值评价体系有关。一般来说,在那些不那么注重成绩分数的社会里,这种现象出现的概率比较低。

例如,我曾经见过的一个高一的厌学男孩,他自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书本上那些数字、图形、文言文、化学元素符号,他看着就想睡觉,但他在做手办上却非常有天赋。他自己向亲戚借钱,在网上购置塑胶、小螺丝、铁丝、颜料等原材料,自己参照当红的动漫和电影等制作各种手办。他制作的手办最高一件可以在网上卖到近万元,并且在手办制作界还小有名气,是该领域的一颗“小星星”,他一个月通过卖手办的纯收入比许多工作了几年的上班族的收入还要高。但在学校,他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和老师顶嘴。在学校和在手办界的体验相差如此悬殊,难怪他不想上学。后来经过咨询,男孩的家人也了解了孩子的心思,最后他勉强考了个“二本”,在大学继续自己的手办制作事业,听说做得还不错。

4)家庭人际关系的冲突。也有国外的学者发现,一般不愿上学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比较复杂或是充满人际冲突的家庭。这些家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要么是气氛沉闷,比如,一家人在一起总是阴沉着脸,缺乏幽默感和乐趣;要么父母之间,或者父母和祖父母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有常年积累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转变为家人之间的冷战或者争吵,以致家中鸡犬不宁,而身处其中的孩子自然也无心上学,整个家庭遇到一点小事就会极度紧张,焦虑不安。比如,每次父母去开家长会听到老师投诉孩子不听话,就会不由自主地把老师说的情况放大,认为孩子的情况很严重,甚至无可救药,回家后对着孩子数落三天三夜。结果孩子就不上学了,因为对他来说,上学和父母没完没了的焦虑是连在一起的,他承受不了。

当然,一百个家庭有一百本难念的经,也有一百种冲突的方式,至于这些冲突到底是如何影响到孩子上学的状态,影响有多深,我们没有办法一一详述。看了上面这四点原因,大家可能会觉得虽然说得有理,但总感觉好像缺点什么。虽然这些论点是西方学者建立在实实在在的现实案例基础上的,但那毕竟是和我们的文化及社会现状不尽相似的西方国家,家长、老师和孩子面临的社会挑战,对学习的心态和中国都存在差别。

比如,在西方的观点里似乎根本没有提到社会同辈竞争压力这一条。西方主张快乐学习,倡导孩子最开始学习时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对学习的乐趣,并且在学习中注重发展孩子的多方面兴趣爱好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所以他们的幼儿和小学教育并不太注重成绩,反倒是更重视如何让孩子既能体验到快乐,又能学到东西。但中国显然不一样,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前途,由父母代言的娃娃间的竞争,从孩子打娘胎落地那一刻就开始了。各种早教项目、读书识字App的出现都是对这一现象最好的诠释。在我身边认识或是咨询过的家庭里,孩子四五岁时一口气报六七个培训班,拼命给孩子“打鸡血”的父母大有人在。不少此类培训班打着“培养孩子思维能力”“鼓励孩子愉快地学习”的招牌,实则教学方式和正式上学没啥区别,周末寒暑假全年无休,放学后还有作业,其目的明显就是奔着让孩子上小学时能赢在起跑线上,能获得更好看的分数。

所以,如果我们硬要把西方看待和处理厌学的理念照搬过来,扣在中国孩子和家庭身上,显然不合适。如果你让一位西方的治疗师来处理中国厌学孩子的问题,他或许根本就不能理解中国的父母为什么会这么做。而且面对厌学这一新出现的时代现象,不管是在国内或国外,现在都没有专门针对厌学的现成的心理治疗方式可供我们借鉴。所以,在面对厌学时,我们绝不能像购买进口化妆品和包包那样一味迷恋国外的理论,而更需要有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硬货”。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从本土经验里,我们得到的关于厌学的干货是什么。

在开始下一章的内容之前,我们还需要澄清一些关键概念。“厌学”一词,其实是中国大众比较通用而且习惯接受的词语。一般提到厌学,中国大众本能想到的可能是正值学龄期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拒绝上学,或者无法坚持在学校完成学业的现象。但在国际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学者们更习惯用“拒学”(School refusal)一词来指代学龄期(5~17岁)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拒绝或者无法在学校完成学业的行为。它的范围涵盖了平时我们会看到的其他一些描述此类现象的近义词,包括:学校焦虑(School anxiety)、学校恐惧(School phobia)、学业缺席(School absenteeism)等。在本书中,为了适应中国本土读者的用语习惯,我们采用“厌学”一词来指代西方学者口中的“拒学”,意指在学龄期或者正规成人教育期(包括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或拒绝去学校完成学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