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我身边,可你的眼里并没有我(1 / 1)

在我们这个社会,绝大部分孩子都不缺少物质享受,尤其是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是要什么有什么,要什么父母就给准备什么。孩子缺少的恰巧就是父母的陪伴,真心真意的陪伴。

或许有些家长会说:“我时常陪孩子啊!下班之后,周末的时候都会陪伴孩子。”可是,父母不妨反思一下,在陪孩子的时候,自己又在做什么呢?是不是手机不离手,眼睛不离手机呢?

我们或许都看过电视上播放这样的公益广告:一位美丽的妈妈带着漂亮的小女孩到公园游玩,女孩看着妈妈,可妈妈的眼睛却看着手机。接下来,妈妈领着小女孩来到草坪上,手里依然拿着手机,眼睛依然看着手机。即便是孩子摔倒了,大哭不止,妈妈也没有看到,没有听到,更没有停下来安慰孩子。

还有一组画面,一个年轻的爸爸和一个一岁左右的男孩正在餐桌前吃饭,男孩坐在座椅上,等待着爸爸喂自己,而爸爸眼睛却只关注手中的手机。只见这位爸爸夹起盘子中的意大利面,放到了孩子的面前,却没有喂到孩子的嘴里,孩子的脸上也被爸爸弄得乱七八糟。接下来,孩子因为吃不到面条而大哭不止,而爸爸却看着手机中的视频哈哈大笑。

也就是说,虽然很多家长有时间会陪孩子,可他们只是停留在陪同上,却没有真心陪伴孩子。虽然人在孩子身边,看似在陪伴孩子,但是手里却总是拿着手机,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刷刷朋友圈,或是玩玩游戏,完全没有顾及身边的孩子。这些父母虽然在孩子身边,但心却不在孩子身上,忽视了和孩子的交流。当孩子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眼睛看着手机,只是应付地说着“嗯”“啊”“是”“好”这样的话。实际上,他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听孩子说话,更别说知道孩子所说的内容了。当孩子要求他们陪自己玩游戏的时候,他们也时不时看看手机,或是刷刷朋友圈,或是给别人回个短信。结果,导致孩子失去了游戏的兴趣。

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离不开手机的父母大有人在。据网络上的统计数字显示,有17.8%的父母在与孩子共处时常看手机,51.8%的父母偶尔看手机。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了和孩子抢夺父母的最大敌人。尽管父母在孩子的身边,可孩子们却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父母越来越不可靠近,亲子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距离。而这种因为手机而形成的距离是非常可怕的,也许正应了那句话:“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身边,而你却在玩手机。你在我身边,可你的眼里却没有我。”

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孩子才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你在我身边,可你的眼里为什么没有我?”“难道你们就不能放下手中的手机,真心地陪伴我一会儿吗?”

是啊,身为父母,难道就不能放下手机,真心地陪伴孩子吗?要知道,父母的忽视对孩子是最大的伤害。当孩子希望你陪伴他的时候,正是他最渴望和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时候,也是他最想和父母亲近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父母只顾玩手机,没有接收到他的信息,那么孩子的心灵就会受到严重地伤害。他的内心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是多余的,父母不再爱我了。在父母眼中,我还没有一部手机重要。”“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父母不愿意理我?”

为了“弥补”这种伤害,孩子可能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幼儿可能会采用哭闹、乱砸东西、乱发脾气等方式,而青春期的孩子则会做出打架、不认真学习、与父母作对等叛逆行为。

说白了,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只顾着自己玩手机其实是一种家庭上的“冷暴力”,是对孩子感情上的冷漠和漠视。这种漠视会让孩子产生孤僻的性格,不愿意和别人沟通,甚至是自闭。同时,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变得冷漠起来,封闭自己的感情,对别人漠不关心,甚至是失去了爱的能力。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有害的。

不仅如此,那些“低头族”父母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还导致了很多令人痛心的意外。多少次,我们在新闻上看到某某父母因为低头看手机,没有顾及自己的孩子,而导致孩子发生意外,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多少次,我们看到父母因为低头玩手机,没有发现孩子跑到马路上而导致交通意外,不幸身亡……

难道这样令人悲痛的不幸还不能令父母们觉醒吗?

当父母低头看手机的时候,应该多想想自己孩子的感受,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伤害到了他们,想一想自己是否错过了与孩子相处的快乐时光。

陪在孩子身边,不要让手机成为亲子关系的障碍,也不要因为手机而拉开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父母应该放下手机,好好地陪伴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共享美好的时光。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一起回忆当初的点点滴滴,父母才不会有所遗憾,孩子才不会有所怨言。这样一来,不仅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美好的记忆,更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陪在孩子身边,与孩子一起探索世界的美好,与孩子一起分享那时的快乐。因为父母的陪伴,是对孩子最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