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之类的文章多是文化人写的,文化人能将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那是一种幸事。如果把这一点同农民比较起来,那简直有天壤之别。农民的一生虽辛辛苦苦、磕磕碰碰、悲悲喜喜,但很少有人记录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农民不会写文章,更主要的是农民是务实的,讲求实际的,他们是不图虚名的一族。他们注重的是脚下的泥土,他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写在黄土地上了。
农民最懂得劳动创造衣食的道理。当农民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们已经是货真价实的劳动者了。有一句俗语: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其实农民的孩子很小就要承担干活养家的重任了。在城市,十几岁的孩子能干什么?除了完成学校留的家庭作业外,课余时间不是被父母送到名目繁多的艺术培训班学习艺术,就是由他们自愿找一群小伙伴无忧无虑、痛痛快快地玩一玩,而在农村很少有这样情况发生。孩子放学了,猪圈里的猪饿得吱吱叫,你得赶紧去挖野菜打猪草。星期天,大人们正在地里干得热火朝天,你不参加能成?春耕时,家里劳动力少,孩子顶半个大人,这是常事。夏天,锄地喷农药也少不了少年的身影。秋收了,农村稍大的孩子都在地里田间,挥汗如雨。农村孩子手上早早地长满厚厚的茧。农民这个职业从来不需要专门教的,农村的孩子很小就学会务农,无师自通。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耕耘土地的本领。为日后生存打下了基础,此时,他们饱尝了吃苦的滋味,已视吃苦为平常。一个农民,就是这样从很小就与土地结缘并建立了难以割舍的关系。按农村的习惯,人结婚前是孩子,而结婚后就是大人了。
农民的婚姻是简单的,婚配范围一般局限于方圆百里之内,多是临近的村与村之间,选择余地很小。婚配主要靠媒人介绍。农民结婚后一般就另立门户,独立生活了。这是一个农民的人生里程碑。青年农民的生活是平淡的,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农村不像城里,各种文化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农村文化娱乐设施不健全,文化娱乐活动少之又少,很多农民都停留在“五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自给自足的原始落后的生活状态。如今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一部分农民家庭采取“女耕男工”方式,女人在家里种田,男人在外打工,长期夫妻分居,一般一年只能挣三、五千元,赚钱实在不易。农民人到中年,便面临两个“跟头”,所谓“跟头”就是为下一代盖新房和娶媳妇。在农村,一般农户收入水平很低,农民要筹足盖房款和为儿子娶媳妇的资金,实在太难了。在过去农民子女多,一般家庭都有三、五个儿子。他们辛苦了一生,积蓄却十分有限,当他们把所有积蓄拿出来时,往往不够儿子盖房和娶亲的钱。于是农民在中年之后,便进入了最艰难的时刻,他们东家拆、西家借,很多人债台高筑,为下一代建家立业。因而在农村,为了给子女娶亲而“扒了几层皮”的中年农民比比皆是,农民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反而欠了一屁股债,很多中年的农民由于操心、受累过早地衰老了。他们在五十多岁的时候,看上去却像六、七十岁的样子。他们满脸沧桑,双眼中常流露出万般无奈。
许多农民到了晚年便是最悲惨的时候。农民到了晚年把子女安排妥当后,往往拖着病体,偏于一隅,找个不起眼的窝,了此残生。他们很多人欠了债,常有债主上门讨债。农民老了不像城里的职工有退休金,农民老了丧失了劳动力,已经没有取得生活资料的能力,生活便失去了保障。有的农民子女孝顺,尚能从子女那里获得部分生活资料,有的子女不孝顺,老人便无生活资料来源,常常为衣食担忧。在农村有一些年龄大的贫苦农民老人盼着早点死。幸福的人是怕死的,而对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农村老人来讲,他们已看淡死亡,死亡对他们已不再可怕,以期“一死百了”。农村对年龄大的人死去称为喜丧。死是一种解脱,是可喜可贺之事。农村有些老人得了病绝不上医院,一是吃些“顶药”顶着,二是硬挺着,挺过去算幸运,挺不去认倒霉。这一切都是因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