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四十(1 / 1)

人间话本 牟丕志 894 字 3个月前

离四十岁越来越近了,于是想写点文字。虽毫无新意,但将其作为这个年龄段的所想、所思、所悟的记录,作为一种人生小结,算是聊以**吧。

“四十抒怀”“四十感悟”“四十咏叹”之类的文章已经很多了,林林总总,丰富多彩。孔子云:“四十而不惑。”其实,事实上恰恰相反,四十乃大惑之年。想想看,人一生下来有什么疑惑,简直无惑而言,因为他(她)啥都不知道,啥都不知道那么也没啥疑问的,何惑之有。而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的知识越来越多,同时涉及的疑问越来越多,也就是说,懂得越多,疑问就越多。事情往往是这样,解决了一个疑问,却又带出两个新疑问。所以古人说:学无止境,乃至理名言。如果有人到了四十岁真的说自己已经不惑了,我才不信呢。著名学者丁伯根说:“我们无知的增长速度实际上要比知识快得多,因为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提出很多的问题。”年近九十的季羡林老先生在《人生》中说:“对于我来说,人生这个题目并不难写。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在人生中已经滚了八十多个春秋了。一天天面对人生,时时刻刻面对人生,让我一个世故老人来说人生,还有什么困难呢?岂不是易如反掌吗?但是,稍微进一步琢磨,立即出了疑问:什么叫人生呢?我并不清楚。”人家季羡林老先生八十多岁还疑惑重重,你四十就不惑了,太不现实了吧。

事实上,四十抒怀之类的文章,不管是说不惑还是说惑,从内容上都能看出一个惑字,有人忽然发现自己年到四十,已经人到四十天过午,人生的路程也走完了一大半,慨叹时间之无情,岁月之难留。一个人,健康长寿也就活上个八十多岁。四十岁说明你在世界上走了大半遭,还有半遭就要回归尘土了,你会感到,人与尘土差别是那样小,时间老人很轻松地将你由小儿变成老人,把老人变成尘土。古人云:人生于尘土,归于尘土。想到自己与尘土越来越近,于是我们感叹人生之短暂:“怎么一晃就四十了呢”。

到了四十还有人慨叹人生不如意。想想看,谁都是人生父母养,都是一天三个饱一次倒,都是两只手、两只眼、一张嘴、一个鼻子,凭什么张三当局长而我李四当科员,张三凭什么住有豪宅,出有轿车,而我李四住小屋,蹬自行车。其实,人是好比较的动物,小时候上学,我们比谁的声音大,谁跑得快,谁蹦得远。上学后,我们比谁学习好,谁受老师表扬多,我们时时生存在比较之中。我们从攀比中得到乐趣,也从攀比中收获失望,我们是否真真实实地感受过自己。事实上,到了四十岁的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大多都已身心疲惫,伤痕累累。看电影《人到中年》不是看别人演戏,而是看自己的真实写照。四十岁的年龄实际上是痛苦的年龄,人们不论成功与失败,都不满意,于是大多数人以四十为起点,决定再度一拼。

四十岁的人疑惑太多了,疑惑太多也就太累太疲惫了。太累太疲惫就走向了幸福的反面。我是年近四十的人。凡四十抒怀中的种种忧虑,我都存在。我给自己开的药方是:学会简单生活。

简单生活要义之一就是采用人生减法。我曾在《减法人生》一文中谈及过此话题。人生就像一辆车,车的载重量是有限的,超过了载重量就会将车压坏的,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人生的车上装满几件简单的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就行了,比如我,我喜欢读书、喜欢写作,我就一心一意把码字这事干下去,写几本书,发表一些文章就知足了,而对于其它,则该放则放,该弃则弃。

简单生活的要义之二是学笨。有句话叫“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句话原是贬义,在我看来,这句话是解决人生负担过重的良方。在如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期,一个人能保持简单与单纯的心境是一种福分,对社会有利无害。相反,整天投机取巧,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目的人是一种祸害。人傻一点笨一点并非毫无益处,这说大了对社会有好处,说小了对自己有好处。

简单生活的要义之三是过检朴的生活。别人住别墅我不眼馋,别人有车我心不急,别人大吃大喝我不动心。追求工作的舒心、写作的快乐、家庭的温馨、心灵的坦然、精神的放松。我很赞成《简朴的生活中》一文的说法:“一个人的生活,每增加一分奢侈,就是给自己套上了一个枷锁,自己也就失去了一分自由,一个从简朴走向奢侈的过程,就是自由逐渐失去,也就是自己从自由走向奴隶的过程。”我觉得人不能当物质的奴隶,保持一个良好心态这一点很重要。

简单生活对四十岁的人来讲是一种哲学,人生进退、取舍、繁简中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简单生活会使我们更有力量,简单生活会使我们接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