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学会蒸馒头那会儿,我的兴致特别高,三两天就想试一试。每蒸一次都积累了一份经验。比如面发过了有酸味,面发得不到时候长不起来,馒头揉得太散,蒸熟了就像开花石榴,生面掺得太多了,蒸的馒头就像死疙瘩等等。每一次的欠缺,我都要跑去找食堂工人请教一番。请教回来顺便再要一块下次做馍的“面头”,土话叫“面头”,其实就是酵引。头两次食堂工人见我如此谦虚好学,就很高兴,认真地教我如何和面如何兑碱,如何揉馍。可是,三五次下去,师傅就有些不悦了,这种不悦明显地表现在脸上,使我很容易地就觉察出来。我很纳闷,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让工人师傅不高兴。仔细检点自己的言谈语止,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便停了几天没去食堂。可是终于耐不住手痒痒想做馍,只好又硬着头皮去食堂工人师傅那儿要“面头”,这一天工人师傅不再使脸子给我看,而是把话挑明了说,你呀,怎么老要面头呢?
不要面头怎能做得出来发面馍呢?我一下子明白了师傅不高兴的原因。
你自己不能留面头吗?师傅显然很惊奇。
我不会做面头,上哪儿去留呢?我很为难地望着师傅。听了我的话,师傅哈哈大笑起来。
难怪我说你怎么天天来要面头呢?你呀原来是真的不明白,我给你的发面酵是发好的,你拿回去和好面,做馍之前切一小块留下来就是下次做馍的酵引子,放在一个不容易干燥的地方,做馍时揉进去就行了,这不就是面头吗?每次都是这样用,时间长了不新鲜,可以重新勾兑,具体方法到时我再教你!
原来是这样,不经意间我又学会了一招。
下次别再把“面头”吃掉了噢!临走时工人师傅还大声叮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