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原羚的致命弱点——青藏高原动物传奇之八(1 / 1)

多年来,关于藏原羚那个致命的弱点,我一直深深地藏在心底,没有对任何人讲过。

今天,我决定讲给读者朋友们听。

藏原羚,又叫“西藏黄羊”和西藏原羚。是我随部队开赴青藏高原、喜爱上山野旅游考察探险后,最早认识、最早熟悉的野生动物之一。

可能是长期生活在偏僻闭塞的高原、很少见到人的缘故,藏原羚的好奇心特别强,喜欢和人接近、与人相处。

我在青藏高原驻守的那些年,不论是在部队营区,还是外出执勤或施工,在草原上、戈壁上,到处都可见到藏原羚那流线型优美而矫健的身影。它们三五只一伙,七八只一群,如散兵游勇一般,放浪不羁、天马行空,在草地和沙滩上四处游逛,很是自由自在。

我记得,每年秋天,连队从兰州、银川、西宁和离我们部队驻地最近的火车站——800千米外的柳园车站,用汽车拉来过冬的白菜、萝卜、大葱等蔬菜时,藏原羚们就仿佛像是提前接到通知似的,按时赶来。常常是我们在车的这边下白菜、萝卜等蔬菜,藏原羚们在车的那边明火执仗抢吃我们掉在地上的萝卜或白菜叶子。我们转到车的那边下菜,它们又跑到车的这边来偷吃,总是和我们周旋捉迷藏,赶都赶不走。

当时,人们的环保意识,爱护野生动物的理念,远没有今天这样高和这样强烈;藏原羚也没有被国家列入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受到法律的保护。但作为有严格组织和纪律的军事单位,我们部队还是先行一步,上级专门颁布有命令,要求官兵爱护高原的一草一木,严禁随便猎杀藏原羚、藏羚羊、藏野驴等高原野生动物,违犯者要追究责任,以军纪处理。

我们连队的营房建在昆仑山下的戈壁滩上。因为是临时驻扎,再加上远离城镇、远离公路,住在戈壁深处,材料运输困难和本着为国家节约军用经费、省一分是一分的原则,营区没有砌筑围墙。藏原羚成为我们军营的常客,在营区里大摇大摆、自由进出。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我们住在这里,黄羊的天敌——狼、猞猁、棕熊等猛兽,早已逃到大漠更深处的地方和昆仑山里去了,轻易不敢露头。我们连队的营区,对藏原羚们来说,是绝对的“安全区”和“庇护所”。

藏原羚,是它的学名。它另外又叫原羚、小羚羊等。在动物的分类上,它属于偶蹄目,牛科。

成年的藏原羚,一般体长为90—105厘米左右,肩高在54—65厘米之间,体重在13—16千克上下,雄性在身长、肩高和体重上,都要比雌性略长、略高和略重一些。

藏原羚的头颅长得很有特点。它的头长16—18.5厘米,眼眶发达,呈管状,泪骨狭长,前缘几呈方形;后缘凹而形成眼眶的前缘,上缘边缘凸起,但不与鼻骨相接触;鼻骨的后段两侧较平直,末端略尖。

雄性藏原羚有一对较细小的角,而雌性无角。藏原羚吻部短宽,前额高突,眼大而圆,耳短小,尾短。它四肢纤细,蹄狭窄,行动快速而敏捷。因长期生活在高寒地域不断进化的结果,藏原羚通体被毛厚而浓密,毛形直而稍粗硬,特别是臀部和后腿两侧的被毛硬直而富有弹性,四肢下部被毛短而密实,紧贴皮肤;吻端亦披毛。它的头额、四肢下部毛色较浅,呈灰白色,吻部、颈、体背、体侧和腿外侧毛色为灰褐色,臀部为白色,尾背是黑色,尾下及尾侧为白色,胸、腹部,腿内侧为乳白色。

初上高原的人,常常把藏原羚和藏羚羊分不清,搞混淆。其实,辨别藏原羚和藏羚羊的方法很简单,一是看个头,藏原羚的个头要比藏羚羊小;二是看屁股,哪个长有“白屁股”,哪个就是藏原羚。

最惹人喜爱和最逗人的是,藏原羚的尾巴是黑的,但长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白屁股”。它每当遇到危险或受到惊吓奔跑时,臀部的白毛会竖起来向外翻,那雪白的屁股,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醒目,远远望去,就如同屁股上悬挂着一面镜子。因此,高原上的牧民们总喜欢称藏原羚为:“镜面羊”和“白屁股羊”。

起初,人们认为藏原羚奔跑时,屁股上竖起的白毛是为了吸引异性。后来,发现不论雌雄藏原羚奔跑时都会竖起白毛、都有“白屁股”,便否定了吸引异性之说。

经过野生动物学家的长期深入观察和研究,人们终于发现,原来这是藏原羚的一种传递信息和报警的方式。每当危险来临,藏原羚奔逃时,它屁股上的白毛就会竖起,那是在给同伴们发信号,警示同伴——危险来了,赶快隐蔽和逃跑。

藏原羚是反刍动物。它以各种草类为食,据统计,采食针茅草、芨芨草、三叶草、白刺,梭梭、沙蒿,沙拐枣、盐爪爪草类和灌木等植物共计16科34属43种。豆科植物是藏原羚采吃的主要食物,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和莎草科其次,豆科、禾本科、菊科、蔷薇科和莎草科等五科植物占藏原羚采食总量的90%左右。

藏原羚的食性会随着不同的季节和物候期而变化,豆科、蔷薇科在草枯期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草青期,而禾本科、菊科和莎草科所占比例,则显著高于草青期。

清晨和傍晚是藏原羚的主要摄食时间,它们同时也常到泉边,山溪、水塘等水源地饮水。在青黄不接、食物短缺的冬春季节,为了吃饱肚子,藏原羚整个白天大部分时间,都顶风冒雪,在荒野里四处觅食。

离开青藏高原多年来,我曾经常在报刊上撰文,回顾戎马高原的生活,也曾著书《昆仑世界》,在大佳书城、亚马孙、京东、塔读等网上书店广泛发行、热销。

我在《昆仑世界》一书中写到过雪豹、棕熊、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等高原野生动物。但每当写到藏原羚的时候,我总是那样纠结、那样谨慎小心,轻描淡写几笔匆匆带过。我总是害怕自己稍不留神、把持不住,暴露了藏原羚的致命弱点,提醒了那些见利忘义、心毒手辣的偷猎分子,给藏原羚招来杀身之祸。

多年来,我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尽力地为藏原羚保守着这一秘密。其实,我心里也明白,一些在高原生活过的人,喜欢野生动物、了解藏原羚的人,也许知道它的这个致命的弱点,不过大家守口如瓶,都不说而已。

藏原羚分布于我国的西藏、青海、甘肃、新疆、四川,以及印度的拉达克和锡金等地区。

与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马麝等高原野生食草动物相比,藏原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稍微弱些。

2001年,在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前夕,我作为《中国铁道建筑报》特派记者,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沿线兵站、公路道班采访中,人们多次提到,1998年冬天,青藏高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雪灾。有的地方雪厚达2米。因雪太厚,无法吃到压在雪下的干草茎和枯叶。生活在昆仑山、唐古拉山、阿尔金山、可可西里、藏北草原一带的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藏原羚、马麝等野生食草动物,受饥饿的驱使,纷纷跑到青藏公路沿线、兵站和道班,向人类求救。

沱沱河兵站的官兵们告诉我,当时兵站的院子里、停车场上,站着的、卧着的、到处挤满了饥饿的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藏原羚、马麝、盘羊等野生动物。它们饥饿的见啥吃啥,把墙上过去用浆糊贴的纸标语,都舔食的干干净净。常常是野牦牛舔了一遍,藏野驴再上去舔一遍,接着,藏原羚和藏羚羊也都上去再舔一遍,把水泥抹得结实的墙皮都舔坏了。

大雪灾过后,人们在荒野里看到,死的最多是藏原羚。

“在野外的雪地里,那藏原羚一倒就是成百只上千只,一大片、一大片的,看了真叫人心疼。”沱沱河兵站的官兵们对我说。

“过去,我们这一带草原上藏原羚多的不得了,”在唐古拉山上,西藏安多县牧民格桑扎西接受我的采访时,回忆1998年冬季那场大雪灾时说,“成群结队跑来跑去像云彩、像刮风一样,常常和我们家放的羊群,挤在一起争草吃。我们常为驱赶藏原羚的事而烦恼。自从那场雪灾之后,草原上的藏原羚一下子减少了许多,所看到的都是三三两两,形单影只,很是可怜。后来,藏原羚再跑到我们牧场里吃草,我们都不忍心再驱赶它们走了。”

藏原羚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小的群体十只、几十只不等,大的群体有上百只、甚至上千只。昆仑山下阿尔顿曲克草原上老牧民巴别尔丹曾告诉我,在上世纪60年代初,高原上藏原羚最多的时候,冬天,他和他的牧民同伴们曾在可可西里无人区,见到过五、六千只大群的藏原羚。他说:

“那藏原羚群就像云一样密集,整个草原铺天盖地、满世界都是藏原羚,数都数不过来。”

藏原羚的****期,是每年的12月初至翌年的1月。这时,过去分散的小群藏原羚合群,形成较大的繁殖群体。

进入****期的雄性藏原羚,在体内雄性激素的燃烧和催情下,显得非常的焦躁不安和情绪十分亢奋。和其它有蹄类食草动物一样,在****期内,雄性藏原羚之间也会为争夺配偶发生决斗现象。但它们的决斗,远没有野牦牛、藏野驴等,那样血腥激烈、残酷无情、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相对要温和、宽容的多。

在争偶决斗中取胜的雄性藏原羚,一般带领20只或30只雌性藏原羚一起觅食、生活,随时进行**。失败者往往不被赶走和抛弃,而是尾随着原来的群体,一起觅食、栖息、活动。

在决斗中失利的雄性藏原羚,也有的选择离开原来的群体,远走他乡,另觅新欢。有时,也会有个别一雄一雌藏原羚,厌恶混乱噪杂的群居生活,而离开群体,在偏僻的山野,过恬静、甜蜜的“二人世界”生活。但这些离群索居的藏原羚,因形单影只,无力防范和抵抗来犯之敌,往往成为野狼、猞猁、棕熊、狐狸甚至兔狲等食肉动物最喜欢攻击猎杀的目标,成为这些嗜血饕餮们口中的美餐。

藏原羚的孕期一般是6个多月,在每年的7—8月产羔。产羔期间,群体暂时解散,雄性藏原羚结成小的团体或单独活动,母藏原羚则单独到山野、荒原高草丛或灌木丛等较为僻静安全的地方分娩。藏原羚每胎产1仔,也有产2仔的,但很是少见。小藏原羚出生后几分钟就能站立,半个小时后,就能跟随母亲一道活动。

高原上的牧民们曾做过试验。他们说,小藏原羚生下来不到半个小时,等母羚把小原羚身上的胎毛舔干后,小藏原羚就能站立、走动,随母羚一起活动。两天以后,小藏原羚的腿脚就会硬朗起来,学会跑路,这个时候,一个成年人拿出吃奶的劲,都难以追上它。

藏原羚是一种典型的高山寒漠动物。它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很多动物无法相比的,比如能在高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生存,特别是在极其寒冷和缺氧的情况下生存。

它栖息的海拔高度,可从300米上至6000米,高山草原、草甸以及荒漠地带,都可以见到它们的身影。藏原羚活动范围大,栖息地不十分固定,经常到处游**,觅食到哪儿,随遇而安,就在哪儿栖息。

藏原羚在不同季节会结成不同大小的群体。通常冬春两季的群体较大,常常是数十只、成百只,有时形成上千只的大群;夏秋两季,则结成几只到十几只的小群,分散觅食、活动。也有单独活动的个体。这些个体,大多是无法随大队一起觅食活动的伤残或年老力衰的藏原羚。

藏原羚和普氏原羚等其它原羚一样,嗅觉不算灵敏。但它的听觉和视觉极好,在较远的距离、甚至在几公里外,都能听到和看到天敌的存在。它生性机警,遇到天敌和危险会迅速逃遁。奔跑到一定距离后,它还会停下回头观望,对危险的程度进行评估,然后再决定是继续奔逃,还是在原地休息、隐蔽或觅食。藏原羚性情温顺活泼,喜欢与人接近,较容易人工驯化、饲养。

高原上的狼群,是藏原羚的主要天敌,另外还有猞猁、棕熊、金雕等猛兽猛禽。藏原羚对付天敌的捕杀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不停地拼命奔跑,尽力尽快摆脱天敌的追杀。

藏原羚的奔跑姿势与岩羊、马麝、盘羊、藏羚羊等其它高原食草动物都有所不同。它奔跑时将前肢与后肢分别并在一起,后肢用力后蹬,身体跃入空中,前肢前迈,着地时用力后撑。这种跳跃式的奔跑,轻盈、速度快,而且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波浪起伏的曲线,分外优美。

在青藏高原上,可以说,藏原羚和藏野驴是齐名的长跑健将。藏原羚有一门绝技,它的奔跑速度,能在几秒钟之内,迅速提升达到每小时80——90千米。

根据资料显示,在动物界,猎豹是陆地动物中跑得最快的动物,被誉为“奔跑之王”。它的平均时速达到90千米以上,最高时速为110千米,但仅能保持3到4分钟而已。否则,将会因猛烈奔跑造成心脏破裂猝死。而藏原羚能以平均90千米的时速,连续高速奔跑十几分钟甚至更长连时间不停歇。

高原上长期在野外放牧、经常与藏原羚打交道的牧民们说,无论是狼还是猞猁等食肉动物,如果在起初的一分钟内捕捉不住藏原羚,让藏原羚提速逃跑,那只能望尘莫及,无可奈何。

另外,藏原羚在面对天敌追杀时,还有自己的绝技。它奔跑时喜欢不定时地向上跳跃,或采取呈“之”字型奔跑线路,常常可迅速摆脱天敌的追捕。

和昆仑山马麝一样,藏原羚也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动物。它浑身上下都是宝,特别是藏原羚角,俗称“羚羊角”,是十分珍贵的中药材,在国内外医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羚羊角能清热解毒,平肝熄风、镇静安神、醒脑开窍、明目益气……百余种传统经典的中成药,都离不开羚羊角。因此,利用野生藏原羚为种源,发展人工养殖藏原羚事业,将会大有可为,市场前景广阔。

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藏原羚致命的弱点的。

当时,我在部队团政治处工作。一次,我带队到昆仑山下的阿尔顿曲克草原开展拥政爱民活动。活动结束后,因还有些善后的工作需要处理;另外,第二天是星期天,我想借此机会骑着马,在草原上四处溜达溜达,访问看望一些老朋友,散散心。近一段时间团里军事训练、工程施工、政治学习等工作格外忙碌,我好久没有放松了,没有骑马在草原上游逛,也没有继续中断以久的业余爱好——野外旅游探险进行大地考察了。

我希望自己这次在草原上,会有什么新的收获和发现。

夜里,我借住在忘年交好朋友——哈萨克猎人霍加库勒老爹家里。

多年的狩猎生活,使霍加库勒老爹养成了一种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是因为许多野生动物,都喜欢在早晨外出觅食和游逛活动,早晨是狩猎的最佳时机。

黎明时分,霍加库勒老爹就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我们俩每人各揣起一份昨天晚上就已提前准备好的早餐——一人一块足有两斤多重煮熟的酱牦牛肉,骑上马,就出发了。

初秋清晨的草原是这样的美丽:东方已经微微泛白,太阳还没有出来,晨雾像一条条薄纱一样,在草原上四处飘**。风儿像少女的小手一样纤细、温柔,带着秋天草原上特有的草木香味迎面拂来,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路过一片丘陵时,我看到迎着东方的草坡上,影影绰绰,有二三十只藏原羚,一字儿摆开,仿佛像神话故事里描写的中了魔法入定一般,站在那儿动也不动,不知在干什么。

我立即好奇地抖动缰绳,双腿一夹马肚子,用力在马屁股上拍了一掌,催马朝藏原羚所在的草坡奔去,想看个究竟。

这时,东方的天空渐渐放亮。

我骑马眼看就要冲到藏原羚跟前了,可藏原羚们仍是一动不动,呆呆地站在那儿,不知在干什么。

我驱马继续走近仔细一看,嘿!原来藏原羚们一个个正在拉小便。那亮晶晶的小便,在晨曦的映照下,是那样的清晰,吸引人的眼目。

“不要下马,”霍加库勒老爹这时也赶到了,急忙朝我喊,“离它们远点,不要打扰它们。”

说话间,一只拉完小便的雄性藏原羚,昂着长着两只小角的头,立刻像箭一样,“嗖”地一声,射向薄雾飘**的草原深处。

接着,拉完小便的藏原羚一只接着一只,都像箭一般朝同一个方向奔去。转眼间,刚才还满草坡的藏原羚,现在一只都没有剩下,全都消失在雾气飘**的草原深处,不见了踪影。

“这是藏原羚一个致命的弱点。”霍加库勒老爹告诉我,“它们每天早晨从睡梦中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放掉憋了一夜的尿。这一泡尿,要撒十多分钟,有时候还要更长些。它在撒尿的时候,你就是用木棍使劲打它、轰它,都轰不动,打不走。”

“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等许多食草动物,”我好奇地说,“为了怕天敌的捕杀,都是边行进边排泄的。”

“藏原羚不会那样做。”霍加库勒老爹说,“它需要排泄时,无论大小便,都必须一定要停下来。特别是早上的那泡积攒了一夜的尿,如果不放掉的话,遇到狼追,跑不了多远,它就会因憋尿把**憋破,倒地四肢抽搐,成为狼的美餐。藏原羚早上醒来,一旦尿完那泡尿,别说狼,就是再快的马,也很难追上它。”

接着,霍加库勒老爹告诉我,在高原上,只有狡猾的狼,了解和掌握藏原羚的这一致命弱点。平时,狼是很难捕捉到藏原羚的。单个教练的话,狼就是用上吃奶的劲,也休想追上藏原羚。有经验的老狼,每当发现藏原羚后,从不提前贸然惊动藏原羚,总是悄悄地隐蔽尾随在藏原羚群的后面,耐心地等待最佳的猎杀机会。

藏原羚在吃草,狼不上前惊动它们;藏原羚到小河边或水源地喝水,狼不上去猎杀它们;藏原羚夜间卧地休息,狼只是远远看着,仍按兵不动。因为睡梦中的藏原羚也非常警觉,它的身体虽然睡着了,但它耳朵是醒着的。另外,它们还有隐蔽在暗处警惕性很高的哨兵。稍有风吹草动,它们立即会一跃而起,像风一样的逃走,让狼垂涎三尺、费了大半天的劲,精心策划的整个猎杀计划,立刻落空,化为乌有。

狼只有耐住性子等啊、等啊,只有等到清晨,藏原羚拉那泡憋了一夜的小便时,狼们各自选好自己的目标,一拥而上,猎杀藏原羚,从不会失手。

这就是藏原羚致命的弱点。

如今,藏原羚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严禁捕猎和买卖。

随着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措施和法规,进一步落实到位和建立健全,偷猎的人员已越来越少。征得野生动物专家朋友们的同意,我终于可以把藏原羚的这个致命弱点当作笑料讲给大家听了,给大家饭后茶余增添一些有关野生动物的谈资和乐趣。

同时,也意在引起人们对藏原羚——这位与我们人类一起共同生活在地球村特殊“居民”的关注和爱护。让我们每一个人,为保护藏原羚,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