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大毛提到,那水妖声音和他那离世三年的父亲声音一样,震惊了韩母。随之木青冥也要进村,找韩大毛把事情来龙去脉问个清楚后,再决定与水妖这么合作,把那藏在茫茫滇池之中的老蜮逼出擒获。引出来锁龙人兵分两路,木青冥和墨寒前往小渔村中,询问韩大毛遇到水妖的经过。妙天和妙雨则暗中前往观音山,查清镇压老蜮的封印倒底是年代已久的自然削弱,还是人为破坏。】
浩渺的滇池上,清亮的湖水映出了黄昏中的霞光。
碧波溢彩,偶有习习晚风拂来,湖面上就荡起一片粼粼的柔和红光。
木青冥和墨寒,带着妙天妙雨来到了岸上站定后,木青冥看了看妙天,又看了看妙雨,压低声音地缓缓道:“那么,观音山那边就交给你们了。镇压老蜮的封印是人为破坏还是自然削弱,这让我非常在意。”。
说着此话,木青冥缓缓转头,看向了远方的观音山。
苍翠起伏的观音山,孤封独自横生到滇池之中,状如巨龟昂一般。在收敛起刺眼的光芒残阳映照下,满山翠绿上泛起了一片霞光。
“嗯,我们查看完毕后会直接回家,具体是什么情况等你回来在说。”妙雨点头一答,环视左右见四周并无外人后,与妙天一道使出了匿迹咒,藏匿好身形后向南疾奔而去,转眼就消失在了木青冥和墨寒的眼前。
“我们进村。”目送着妙天和妙雨远去后,木青冥对墨寒这么说着,迈步朝前,向着不远处的小渔村而去。
傍晚的渔村中的小路,被黄昏的金色染成了金色,与竹林投下的剪影,家家户户的袅袅炊烟,在晚霞衬托下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木青冥和墨寒穿梭在土坯墙的瓦房间,轻车熟路地找到了韩家。淡淡的药香,随着晚风跃过了韩家那长着荒草的土坯院墙,飘到了院外弥散开来。
再次站到了韩家小院门前,木青冥和墨寒打量着身前那道斑驳的木门许久,木青冥向前再踏出一步,抬起手来轻轻地敲响了那道斑驳的门板。
但是他也不敢太用力,生怕那已算是朽木的门板,承受不住重力而成了齑粉。
“请问哪位?”敲门声方才响过,门后院中就传来了韩母的问话。
木青冥和墨寒没有作答,只是静静地立在门口,听着门后由远有近的脚步声。
没等多久,沉闷的门轴转动声响下,大门就已拉开。韩母探头出来,一见到木青冥和墨寒,登时脸上浮现了欣喜,激动的语气颤声道:“土地公公,原来是你老人家啊?”。
话才说罢,又想起了昨夜木青冥所交代的不要声张和外传一事,赶忙左右张望。
见两边来路上并无来人后,松了一口气的韩母侧身一让:“快进来家里坐。”。
木青冥和墨寒也没点破他们的真实身份,只是点了点头后,缓步走入了院中。
韩母又左右环视门外一番后,才缓缓地,略有小心翼翼地关上了院门。
“韩母,那院门该换了。”站定在院中的木青冥,待到韩母来到他身边时淡淡说到:“都已成了摇摇欲坠的朽木两块,他人用力一推,就能轻而易举地破门而入。”。
“乡下人家,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不碍事的。”韩母讪笑几声;她何尝不想把院门换新,奈何家里经济拮据,温饱问题都还是个麻烦,可没有多余的闲钱去换什么院门。
木青冥眼角余光瞄到了身边韩母脸上的讪笑里,透着的几分苦涩,不由得一阵心寒。
他本以为自己活了几百年,什么人间疾苦什么国仇家恨,他都已经看淡了。绝不会像妻子墨寒那样悲天悯人,菩萨心肠。
可是当他看到韩母脸上讪笑深处,暗藏着的那一抹苦涩时,还是心头不禁猛一抽搐。
或许,正是墨寒那种与生俱来的热心肠和善良,感染了他吧。
“大毛醒了吧?”为了避免让韩母更是尴尬,木青冥随之岔开了话题。只是心中已打定主意,等到解决了老蜮的事情后,他一定要想个办法帮一帮这对可怜的母子。
至少让韩家母子俩过得比现在好一些。
“是的,早晨就醒了,我去给他找了药煮了给他喝下,现在又睡着了,感觉他像是得了秋乏一样,醒了后就很嗜睡。”微微颌的韩母,若有所思地说到,只是眉宇间已没了担心和焦虑。
这都在木青冥的预料之中,虽说毒解开了。但韩大毛也是大病初愈,毒血给他带来的不只是身体损伤,还有精神上损伤,需要他静养去恢复,自然会本能地嗜睡。
“我今天来,就是想问问韩大毛关于水妖的事。可既然他已经去睡觉了,那我改天再来。”木青冥稍加思索,纵然他迫切地想知道水妖之事,但也没有强求什么。
就在他转身要走之事,韩母又叫住了他:“二位神仙别急着走,留下来吃个便饭,大毛已经给我说了一些有关于水妖的事情,我可以告诉二位。”。
韩母也是处于本能的好心,却怎么也没有想到另一层:木青冥他们要真是神仙,岂能吃五谷杂粮,那还不得吃龙肝凤胆,喝仙露啃仙桃啊,哪里还会在乎她的三菜一汤?
可木青冥闻言一喜,也没能立马想到这一层,只是立刻停下了迈出的脚步,把腿缩了回来......
观音山前称为石咀山,山势不高,但却陡峭险峻。而山中林木繁茂,树高而叶阔,高木杂草间的石上苔藓长绿,放眼望去满山尽是苍翠一片。只看前山,就像是一只浑身长满了苔藓杂草的巨大山龟,把头搭在滇池边上喝水一样。
若是不只看前山,远观这整座大山,则因且蜿延奔赴的山形甚奇,又尤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若是能荡舟于滇池之上,由远处往山上眺望;只要是微风一吹,山上草木齐齐抖动,这欲飞的凤凰状的大山,就更是显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在临近滇池处的山顶上,有着一座既镇海又镇山的高塔,坐落于苍翠树荫之间,建于明朝成化十年。
当地人相信,正是因为这座镇海又镇山的高塔,所以滇池上没了波涛巨浪,从此水患不再频。而明嘉靖年间,悟真、明全二僧又在塔后募建后殿。之后曾作多次修葺扩建,重修了迦蓝殿,增建了圣僧殿,观音山从此有了一片三层院宇的佛寺建筑群。也就形成了今日山上曲径通幽的观音寺。
若是所说此山就像凤凰,寺庙正在“凤凰”的背上,颇具上乘苍天灵气。
而因为此地有庙又有塔,加上佛寺南面建有“小南海”和“普陀山”牌坊的原因,故而每逢农历六月十九观音成道之日,朝圣香客络绎不绝,不管是否是阴天雨天,也要冒雨上山以求菩萨显灵庇护众生,至今数百年依旧经久不衰。
和妙雨一起把真炁聚集与鞋底,在宽广的滇池湖面上踏水而不落地飞奔许久,来到了观音山下的妙天,脚不停步地朝着上山而去。他们在山中有点陡的山路上又走了片刻,终于来到了观音寺南面。
站定在庙外的妙天,看透一看身前那草木环抱下三门并立的石制牌坊(佛教的牌坊都是三门,寓意上门解脱),同时解开了匿迹咒。
夜幕下,山风呼啸而来,吹得妙天妙雨衣袍袖口飘飞,也吹得四周草木左右摇摆。
“山势飞来,看轩翥翔栖,宛似西天灵鹫。”?妙天不语,妙雨却看着牌坊上的石刻对联,轻声念叨道:“湖光俯映,任蜿延奔赴,恍兮北岭长虹。”。
语毕顿了顿声,妙雨又道:“西天灵鹫,还颇有佛家味道。”。
“看来这封印多半也于佛法有关。”向来不爱多言的妙天,若有所思地悠然感叹:“佛家戒杀,若遇妖物多用感化之法,劝其向善,也是有利有弊啊。”。
说完此话,妙天迈步朝着牌坊的另一边的茂林中钻了进去。急忙跟上的妙雨好奇的问到:“我们不去寺中吗?”。
在她看来,既然传闻中提到佛寺建起来后,山下滇池就已经变得风平浪静,那封印应该在庙中才对。
而起这寺庙选址很好,秉承天地灵气,很有可能封印就在其中的。
“那只是个幌子,形同于疑塚。”妙天停了下来,举目看向前方在夜风中摇曳不停的茂盛草木,对妙雨说到:“我感知到的封印之力,来自于这个方向。”。
跟上的妙雨,顺着他目光所及处看去,只见得越往前去,越是草木茂密,齐腰高的杂草交错纵横,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树冠如华盖的参天大树,严严实实地挡住了他们头顶的星光,四周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要不是两人都开了眼,这种路真没法走。
妙天不再多言,迈步向前,朝着树林深处而去,妙雨也默然跟上;既然擅长追踪的妙天说封印在前方,那就一定是的。
两人一前一后地在茂林中走了半晌,妙天再次停住。
妙雨蹙眉走了过来,与他比肩而立在一株树上垂下的藤蔓下,看向了前方。
只见得一丈开外的地上,有一尊高有两尺,已被刀剑之物劈成两掰,倒在了地上的石佛。从平滑整齐的切口来看,显然是人为所致。
“那就是封印。”妙天注视着渐渐地躺在杂草间的石佛,再次开口。
距离得这么近,妙雨也能感知到那石佛虽破,不过其中还蕴含着佛法的镇妖加持。看来这里真的是镇压的封印所在。
妙雨注视着脸上已无慈祥的开裂石佛,心里想到:真正的封印藏在这深山老林,草木树林深处,外面还有一处疑塚作用的寺庙,这布下封印的人也是谨慎。
与此同时,妙天已走到了石佛边蹲下,伸手一摸石佛上的断口,轻声道:“破坏它的人下手真是快准狠。”。
是谁破坏了封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