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习惯(1 / 1)

在一次低年级小学生生活能力调查中显示:一年级小学生,不会洗脸的有49%,不会穿衣服的占37%,而不会整理书包的占90%以上……这些都是孩子独立性差、不会自理的真实写照。

导致孩子独立性差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家长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怕孩子损坏东西,许多事不让他们动手去做,这种做法让孩子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动手的机会。

(2)家庭装饰摆设成人化,没有孩子动手的小天地。孩子进了家门,这不许动那不许碰,玩具不能自由拿放,孩子可以活动的空间太小。

(3)家长过于娇惯孩子,认为小孩子把书念好了就可以,家里的事情大人能做的绝不让孩子碰一下!这种额外的“关照”,让孩子失去了许多实践的机会。

(4)家长们花钱买的玩具,外表虽美观,但大多数是机械或电动的,不能拆拼,让孩子动手的材料太少!

因为缺乏动手实践的机会,没有独立思考和做事的习惯,许多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茫然无措,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因此,为培养独立生活的习惯,家长应努力转变自己的观念,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如果能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的自我管理习惯,就能够很好地增强孩子行动的独立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这对于孩子今后生活的幸福和成功无疑是具有很大好处的。专家建议,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习惯:

1.对孩子的事切忌包办代替

许多情况下,父母的过分照顾、担心和保护,成了孩子的沉重负担。因为怕摔着,孩子十多岁了,还不让学骑自行车。特别是许多母亲,孩子一离开自己的视线,就会想象出各种危险可怕的情景,或是在路上让汽车撞了,或是游泳给水呛了,总之,一百个不放心。

一般来说,世上不会有怕孩子摔跤而不让孩子学走路的妈妈。然而,现在真有不少因噎废食的父母。因为怕孩子碰着、撞着,怕车祸,怕走失,于是给孩子设置了许多禁区,不许摸电器,不让碰炉灶,老大不小了,还不许单独外出,已经上中学了,还不许单独坐公交车,不许自己去公园等。

在过度保护中长大的孩子,往往会优柔寡断,胆小怕事,没有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也缺乏独立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要了解孩子在各个年龄阶段普遍具备的各种能力。知道在什么年龄,孩子应该会做什么事情,那么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不依赖于别人。

2.让孩子自己穿衣服

很多观察资料显示,要让孩子自己在三四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衣服和脱衣服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等自我管理的能力,这种意识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

研究证明,两岁左右的孩子就已经有了独立意识。这时,他们穿衣服、脱衣服虽然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也可能做得不合家长的意。但是,作为家长,我们非但不要觉得不耐烦、怕麻烦,还应该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地实践。当然,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在旁边及时教孩子正确的穿脱衣服方法。

如果家长为了省事,不让孩子动手,孩子一旦形成了依赖的习惯,他就不会自己动手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了。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服之外,父母还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的孩子不断地形成冷了会添衣服,热了会脱衣服的习惯。同时,还应该教会孩子自己叠棉被,洗自己的手绢、袜子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才是一个好孩子。

3.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在活动、游戏或开饭前后,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和图书等。

4.让孩子树立独自睡觉的习惯

从小就让孩子自己睡,即使是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也不要让孩子睡在父母的**,如果这时候让孩子睡在父母的**,等孩子病好后,再让孩子回到自己的**睡觉就非常困难。

当孩子偷偷摸摸地爬到父母的**,或者缠着父母要求和父母同睡时,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决,让孩子回到自己的**去。父母不能表现出丝毫的纵容和姑息,要知道有了第一次的妥协,就一定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5.让孩子自主

一个人必须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才不会随波逐流。许多孩子有很强的“从众”心态,自己有想法不表达,时间久了甚至都不清楚自己的想法是什么。他们每次都会习惯性地先问别人:“你怎么想?”而从不会问问自己:“我怎么看?”

要改掉“从众”的习惯,就要设法让孩子潜意识里的“我感觉,我想要”体现出来,不要被动,避免孩子盲目听从父母、老师的意见。从小事到大事,孩子如果都能做到听从自己的意愿,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变得独立自主起来。

6.给予孩子充分的活动自由

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是在独立活动中产生和发展的,要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就应该为他提供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7.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让孩子充分感受爱

因为独立自主性的培养,需要以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为基础。只有当孩子相信,在他遇到困难时一定会得到帮助时,他才有可能放心大胆地去探索外界和尝试活动。因此,在孩子活动时,父母应该陪伴在身边给予鼓励。

8.让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孩子来说确实勉为其难,但是这种意识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这可以让孩子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家长每次带孩子外出,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东西,通过几次提醒,孩子便能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等。

(2)孩子学会表达和思考以后,可以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行程,想想准备做些什么等。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好处和不足以及可能性等。

(3)出去之后,孩子如果发现自己要带的玩具或物品忘记带了而生气或发脾气,家长不要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应该提前安排好,并且养成负责到底的习惯。

(4)家长要经常提醒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负责。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逐渐地形成这种“负责”的习惯。

9.给孩子安排任务

让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可以避免养成孩子身体和心理上的惰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经常让孩子帮忙。比如对孩子说:“帮妈妈拿东西”、“帮妈妈把床单拉平”、“帮妈妈把果皮扔了”、“和妈妈一起打扫卫生”等。在孩子每次帮大人做完事情以后,家长应对他的好表现给予肯定、表扬。让孩子享受到劳动带来的喜悦与快感。

总之,习惯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习惯。不只是生理上的独立,而且要心理上的独立。只有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独立的孩子,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更好地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