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整理是从小应养成的习惯(1 / 1)

现象一:

平平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可是他一直不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经常忘带课本、作业、学具和其他物品,家人给他送过好多次,为此老师还批评过爸爸妈妈。另外,在家里,平平也是从不整理自己的用品,书架乱得一塌糊涂,家里到处都是他的书,妈妈光收拾他的东西就得好半天,可是要不了一两天,又会乱成“一锅粥”。

现象二:

文文是一个一天到晚总是忙乱、慌张、丢三落四的孩子,不是把作业本忘在家里了,就是忘了带课本。这不,期末考试时,文文又犯了同样的毛病,他把文具盒落在家里了。这怎么办呢?

生活中,像平平和文文这样的孩子还真不少。这些孩子缺乏条理性,他们的学习用品经常乱摆乱放,没有次序,不分场合:书架上,横竖各种姿势的书都有;长短大小各种规格的书都有;古今中外各种内容的书都有;床头、窗台、茶几、餐桌、沙发、鞋架到处都有没看完的书;写完作业后,课本、作业本、演草本、字典、铅笔、文具盒、橡皮、尺子、转笔刀、墨水瓶摆了一桌子,书包扔在地上;红领巾、校服、鞋套、文具等乱扔一通。正因为如此,他们总丢三落四,不讲秩序,不会整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麻烦。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养成这些不良的习惯,跟家庭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具体地说,造成孩子不会整理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自己没有好的习惯,给孩子做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2)家长对孩子的习惯养成不重视,忽视了生活细节对孩子的影响,没有从小给孩子培养好的整理习惯。

(3)对孩子过分溺爱,总是在替孩子“善后、擦屁股”。如,孩子学习完毕,家长帮忙收拾;孩子的铅笔断了,家长帮孩子削铅笔;孩子的笔盒落在家里了,家长及时地送去学校等。类似的做法让孩子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从而养成了不整理、不善整理、不乐于整理的生活习惯,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是不利的。

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培养其整理习惯,能使孩子做事更有秩序,更有条理,对孩子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也将有很大的帮助。

正因为如此,家长应纠正自己的教育方式,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的好习惯。要让孩子养成整理、做事有条理的习惯,家长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能过分溺爱孩子,别总是大包大揽,替代孩子做他已经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从小处着眼,给孩子培养一个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的好习惯,从小就锻炼孩子独立的动手能力,这将使孩子受用终生。

(2)演习游戏。让孩子在乱七八糟的书架和条目清楚的书架上找书,体会有条理带来的好处。要出门旅游了,却找不见火车票、照相机、水壶,体会做不好准备带来的麻烦。

(3)让孩子定期整理书包。孩子最好每月整理、刷洗一次书包。因为书包是孩子每天都要携带的,经常清洗可以清除细菌。同时,它的整洁也关系到个人的卫生面貌,背上千干净净的书包,会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4)让孩子自己整理玩具、物品,这能让孩子体验到整理的乐趣。

首先,家长应该为孩子准备一个地方,让孩子专门用来放置自己的玩具和物品,让孩子知道这些玩具和物品各有各“家”,每次用完之后,都应该将这些东西送回它们自己的“家”去。

其次,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收拾自己的玩具和物品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家长偶尔帮帮忙,应该获得孩子的感谢。

最后,家长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等方式去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自己的玩具、文具等用品,并且坚持不懈地不断强化,最后使孩子形成习惯。

(5)让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家务,体会家长的辛劳,知道乱放物品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

(5)让孩子整理自己的书桌,尽可能地避免书桌的不整洁,还要注意不要在书桌上堆满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这样做,能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专注。

(7)让孩子在自己的学习场所准备好所需的所有用具:纸、笔、直尺、草稿纸、削好的铅笔、橡皮擦等。这样,孩子学习的时候顺手拈来,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到整理给自己带来的诸多便利。

(8)一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书架、书包等用品整理好的同学家,并且使劲夸奖该同学,使孩子因不服气而产生动力并付诸行动。

在孩子学会整理的时候,家长不但要授予方法,还应该多鼓励和表扬,为孩子的进步喝彩。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慢慢地就会养成自觉整理自己东西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