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们面对“道理”,在权衡一番利弊之后,都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正确意见。想必很多人都听过毛遂自荐的故事,毛遂用其精妙的语言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所在。那么,毛遂究竟是怎样利用他那张利嘴,去说服别人的呢?
战国时期,赵国都城邯郸被强大的秦国军队重重包围,赵国派遣平原君作为使者向楚国家请求援助,在去楚国签订“合纵”盟约之前,平原君决定带上二十名随从。平原君说:“如果能说服对方,是最好的结果。如果说服不了,只能用武力迫使对方签订‘合纵’盟约。这样我们才能返回赵国。现在,让我在门下挑选二十名贴身随从吧。”遗憾的是,挑来选去,平原君只凑了十九人,又不想在外面挑选,没办法凑足二十人。正值此时,门外有个叫毛遂的人,前来求见,他走到平原君面前说:“我听说先生要去楚国寻求帮助,希望与之签订‘合纵’盟约,随从人员仍未能凑足二十人,希望先生能把我毛遂算作一员。”
平原君问:“先生来赵国多长时间了?”
毛遂说:“到目前为止有三年了。”
平原君说:“贤达开明的人就如同锥子,即使装在口袋里,锥子尖也会刺破口袋,崭露锋芒。可你在我府上已住了三年,周围的人却没有一个称赞你的,我也未尝听到过有关赞美你的任何言辞,这说明你的才能不足。先生的才能不足以随我同去,请留下吧!”
毛遂说:“那是因为我今天才请求进入囊中。如果能让我早入囊中,我就会像禾穗一样,整个锋芒都显露在外了,而不只是穗尖露在外。”
平原君被毛遂说服了,决定带领毛遂入楚。毛遂到了楚国以后,在与其他十九个人争辩的过程中,让大家都由衷地佩服他的口才。
当平原君与楚国谈“合纵”盟约时,反复说明利害关系,从太阳升起开始谈起,直到太阳落山也没决定下来。这时,那十九个人建议毛遂去问个究竟。
毛遂手握剑柄登上台阶,来到楚王的跟前说:“‘合纵’的利害关系您已经非常清楚了,只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可现在已经说了一天,最终还没确定,是什么原因呢?”
楚王不理睬毛遂转而向平原君询问道:“他是什么人?”
平原君说:“他是我的随从。”
楚王大怒,斥责道:“一个小小的侍从居然敢登上台面大肆言论,还不赶快下去!”毛遂手握剑柄,上前一步说:“大王之所以敢斥责毛遂,是因为这是在楚国,你们人多势众。但现在,我距大王只有十步之遥,轻易就能取大王性命,所以,大王的命掌握在我的手里。在我君侯面前,大王凭什么斥责我?况且,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他们这么做难道是因为人多吗?事实上,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做,凭借的不过是他们的威势。而如今,楚国有土地五千里,手持长矛的士兵有上百万,这些足以成为称王、称霸的资本!以当今楚国的势力,天下没有人能抵挡得住,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庶长罢了,率领着几万人马,就敢来和楚国交战,且一战就拿下了鄢、郢,二战进而烧毁了夷陵,而第三战则侮辱了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也是令赵国人都感到羞辱的事,大王却无动于衷。这‘合纵’的事情,是为了楚国,而不是为了赵国,在我的君主面前斥责我是为什么?”
楚王说:“是,实如先生所说,是为了我们楚国的江山社稷才订立‘合纵’盟约。”
毛遂进一步问道:“‘合纵’的事情决定了吗?”
楚王说:“决定了。”
平原君签订“合纵”盟约后,对毛遂刮目相看,从此毛遂名声远扬。
“毛遂自荐”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通常都会钦佩毛遂的勇气与胆识,其实,最令人欣赏的是他的谈话智慧。要知道,敢于推荐自己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成功与否,考验的就是一个人的谈话才能了。
从毛遂说服楚王签订“合纵”盟约这件事看,毛遂每句话都说到了楚王的要害。他把“合纵”的利弊,分析得非常透彻,把大道理摆出来放在楚王面前,楚王在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于是答应平原君签订“合纵”盟约。毛遂成功的案例说明,精妙的口才有时能胜过千军万马的威力。
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咄咄逼人的谈话气势、清晰透彻的利弊分析,往往可以让说服者变被动为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单凭那张三寸不烂之舌,已不足以说服他人了,在说服过程中,还应加入事实作为依据。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说服他人只需要具备把死人说活的本事就可以了。这么想是不正确的,现代人大多都比较理性,如果对自己没有益处的话,是不会被说服的。因此,这就要求说服者在劝服别人时,一定要用事实来说话,以道理来使他人心悦诚服。
说服别人时,应该学习毛遂这种善于分析利弊,讲理清晰透彻的说服方式,促使对方醒悟。讲事实,摆道理,冷静地思考、全面而深刻地进行剖析判别,这样才能有效地说服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