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说“不”,常因为表述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有时说“不”的时机不恰当,会让对方感到不悦。同时,时间长了所交往的朋友或亲信,也会因此而断绝。
但反过来说,有些因为说“不”,而在日后成为亲密朋友的例子也不少。
同样是说"不",结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就在于对方被拒绝时,所拥有的排斥感程度不同。要让对方不会感到不悦,坦承地接受你所说的“不”,首先要以排除这种排斥感为前提。
缓和对方排斥感的第一原则是,和对方之间造成心理距离。这和所谓的物理距离不同,即使身体和身体很接近,仍可以在心理上造成非常遥远的距离。在这方面,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要多利用敬语或客套话,以造成对方看不见的障壁,如此一来,就能使心理距离拉远。
缓和对方排斥感的第二原则是,在自己心中自觉地刻意造成开口说“不”的心态,而且同时替对方建立可以接受“不”的“心理准备”,这样,对方会很顺利地接受你所说的“不”。
缓和对方排斥感的第三原则是,有关“不”的事后照顾。这就像售后服务一样,售后服务不好,有时会损害整体的形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事后的照顾做得不好,会伤害到对方的感情。所以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不要等到非说“不”的时候,才考虑事后的照顾应该怎么做,而是先想好事后的照顾才说“不”,这和人与人交往时的互相关怀对方,是很有关系的。
说“不”后不让对方感到不悦,并不是口头上的技巧,而是你要具有诚心诚意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