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学点外交辞令(1 / 1)

女人就是要嘴甜 杳杳 825 字 1个月前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我们闭嘴不说不行,但说太清楚了就会伤害到其他人,进而对自己不利。这时,我们应该使用一些模糊的外交辞令来巧妙地周旋。例如下面的案例里的小赵,就真面临这样的窘境。

李经理在三天前宣布了一份新的业绩考核制度,对工资构成进行了一个很大的改革,引起了公司业务部不小的震动。业务部里的人为此议论纷纷,总是来讲是多数赞成少数反对。正当大家踊跃各抒己见之时,李经理走了进来。大家顿时住嘴,各忙各的活。李经理当然知道这些人在讨论什么,他想借这个机会整一整反对他的人。

于是,他当着大家的面,问资历最浅的业务员赵兰:"小赵,对于新的业绩考核,大家的观点怎样?”

“经理,有的赞成,有的反对。”赵兰回答。"哦?那你的态度是……"李经理设下了套子。“经理,我赞成同事们的观点。”赵兰不卑不亢地避开了陷阱。

赵兰的回答很高明,我们现在分析一下他的高明之处。首先,在李经理问“大家的观点怎样”这个问题时,赵兰选择了基本如实的汇报,即“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但她没有画蛇添足地具体说明“多数赞成”和“少数反对”。如果她说得太具体了,势必招来反对方的怨恨。接下来,面对李经理设下了套子:“你的态度是……”,赵兰更是不敢怠慢。我们姑且不论她的态度如何,总之不论她答“赞成”还是"反对”,都会招来一些同事的怨恨。而且,她回答赞成吧,难免有人怀疑她拍马逢迎;说反对吧,正好被李经理抓个典型杀鸡骇猴。所以,她将模糊语言进一步发挥,用“我赞成同事们的观点”轻易地化解了危机。

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的回答会不会惹恼李经理?我想这个担心是多余的,聪明圆滑的人谁都喜欢,何况作为业务部门,更需要这种人才。而且,赵兰的闪挪腾躲,丝毫不影响李经理统一思想的的步骤。李经理有了这个话头,已经可以洋洋洒洒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了。

谁料李经理不甘心,在得到"有的赞成,有的反对”的答复后,追问:"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赵兰被逼得没有退路了,只得面向同事们,问:"刚才是哪些人赞成?"将烫手的山芋丢给开却不露丝毫痕迹,不留丝毫把柄。

这类的模糊语言在外交场合上用得最多。什么“我们关注到”之类的话,经常出现在外交发言人的口里。因此,模糊语言也叫外交辞令。外交辞令是运用不确定的、或不精确的语言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在公关语言中运用适当的外交辞令,是一种很好的“铁布衫”防身术。外交辞令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含糊上。

1962年,中国在自己的领空击落美国高空侦察机后,在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突然问外交部长陈毅:“请问中国是用什么武器打下U-2型高空侦察机的?”这个问题涉及国家机密,当然不能说,更不能乱说,但对记者的提问,又不能不答。于是,陈毅来了个闪避:“嗨,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用竹竿当然不可能捅下来,但大家都心照不宣,哈哈大笑一阵便罢了。

国家大事上经常要用外交辞令,生活中的小事情也有必要用。有些人老实忠厚,不善外交辞令,他们认为外交辞令是政治家的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用外交辞令没有必要。事实上,外交辞令在任何场合都大有用处。

例如小两口吵架,要你去评理。你还真的把自己当公正的法官,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把谁是谁非分析得头头是道。结果,被你分析得没有道理的人不服,争吵继续。吵架过后,先是一方怨恨你,等到他们夫妻和好,怨恨你的说不定变成了两个。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真是何苦呢!人家的家务事,你判得清?还不如一上场就施展外交辞令,做一个糊涂的和事佬。

最后,笔者还需补充的是:模糊式的外交辞令只能在特定的场合用一用。老是用这种语言的人,会因为虚伪而得不到他人的信任。就像我们例子里的赵兰,如果是单独与经理讨论这个问题,如果他的确觉得有必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完全可以坦承自己的观点;不过对于同事的观点,还是不能过于具体落到具体的人身上,要适当运用模糊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