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1 / 1)

1990年,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比德·拉勒维和约翰·麦耶提出了“情商”的概念。所谓情商,就是指情绪商数,情绪智力,情绪智能,情绪智慧,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理智、明智、理性、明理。要想掌控情绪,就要学会操纵自己的“情绪转换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情绪的主人。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考试前焦虑不安、坐卧不宁;受到领导批评后恼羞成怒,羞愧难堪,不愿上班;和伴侣或朋友争吵后,气得上街乱逛,买一堆不合时宜的东西泄愤……

像上面这样的行为,偶尔出现一两次还是不要紧的,但如果经常这样,可就要小心了。因为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了情绪的奴隶,陷于情绪的泥淖而无法自拔;所以一旦心情不好,就“不得不”坐立不安,“不得不”旷工、“不得不”乱花钱、“不得不”酗酒滋事……这样做不仅扰乱了自己的生活秩序,也干扰了别人的工作和生活,丧失了别人对你的信任。

乔治结婚两年,和妻子一直很恩爱,日子过得非常甜蜜。但是在他们的宝宝出生后不久,乔治觉得妻子几乎忽略了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孩子身上。于是,慢慢地,乔治回家越来越晚,甚至夜不归宿。偶尔回到家里,听到宝贝儿子的哭闹就更觉得心烦、焦躁,恨不得把儿子的小嘴给堵住。而妻子更是说他不负责任,没有尽到丈夫和爸爸的责任。次数多了,乔治越来越气愤,时常顶撞妻子,而且乱摔家里的东西。一时间,家具的破碎声,妻子的叫骂声,儿子的哭喊声响遍了乔治家的每一个角落。最后,乔治竟然对妻子大打出手,连带儿子也撞破了头。

伤痕累累的妻子带着受伤的儿子向法院诉讼离婚。乔治觉得非常后悔,说自己很爱妻子,请妻子不要和他离婚。但当法官问他是否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打妻子和儿子时,乔治却不能给予肯定的答复,两个人还是离婚了。

对于很多人来讲,“情绪”这个词不啻于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父母对孩子说:“不要闹情绪,要好好吃饭。”领导常常对员工说:“上班时间不要带着情绪。”妻子常常对丈夫说:“不要把情绪带回家。”……这些话都表达出人们对情绪的恐惧及无奈。

坏情绪是美好的天敌,它让你莽莽撞撞,冲动愚蠢,稍有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日常工作,重则使人际关系受损,更甚则会导致身心疾病的侵袭。真正健康、有活力的人,是和自己的情绪感觉充分在一起的人,是不会担心自己一旦情绪失控会影响到生活和他人的人,因为,他们懂得驾驭、协调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让情绪为自己服务。

炎热的夏天,在英国一个教堂里,牧师正在那里布道。但由于长时间的布道和闷热的原因,许多教徒开始变得昏昏欲睡,有些人甚至开始焦躁不安。这些人中,只有一位绅士,他腰背挺直,看上去精神抖擞,兴致勃勃,专注地坐在那里听着牧师讲道。

终于,布道结束了。大家走出教堂后,有人问那位唯一安静听布道的绅士:“先生,每个人不是打瞌睡就是低声抱怨,为什么你还能听得那么认真呢?”

绅士微笑着说:“老实说,我也很想打瞌睡。可我忽然想到,为什么不用它来试试自己的耐性呢?我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事实证明,我的耐性非常好,对自己的情绪也控制得很好。我想,以这种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还有什么不能解决呢?”

这位绅士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英国首相格莱斯顿。

德国数学家高斯一生成果累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非常注重调控情绪。在事业发展的顶峰时期,恰逢妻子病危,他抑制悲痛,以更努力的工作来驱散情绪上的阴影。

一个情绪失控的人,不可能对事物的认识有更全面、更准确的见解,更不可能让自己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以及有效地利用自我控制的伟大力量。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很多人因为情绪失控而失去朋友,也有很多人因为情绪低落而引发疾病。不良的情绪是人们事业和健康的大敌。为了生活和生命的健康,每个人必须学会控制情绪。”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表面的、直接的、感性的情感反应。它往往只从维护情感主体的自尊和利益出发,不对事物做复杂、深远的考虑,这样的话,很容易使自己处于不利的位置或为他人所利用。

生活中有欢乐也有忧伤,有的人经常看到欢乐的一面,由此而感到生活的主旋律是美好的;有的人却总是看到忧伤的一面,当然会生活得很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