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知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道理,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奉其行为生活准则,不积敛财物,潇潇洒洒过一生。
有个美国游客去波兰拜访著名的教士哈菲斯·海依姆。他惊讶地发现这位教士的家只是个小房子,堆满了书。所有的家具就是一张桌子和一把凳子。
“教士,你的家具在哪里?”那位游客问道。“那么,你的家具呢?”海依姆教士反问道。
“我的?我在这里不过是一个过客,根本不用家具。”“我也是过客而已呀。”海依姆说。
金钱、饰物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阿心是个“物欲”极低的女孩,她购物的原则是只买“消耗品”,如肥皂、卫生纸、食物等。去她家作客总让人觉得神清气爽,宽敞的屋内除了床、饭桌、椅子之外,空无一物,窗明几净。只要踏进她的房子,所有烦躁、慌乱似乎一扫而空。
《圣经》中提到“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自己没有什么“身外之物”,一来心无所碍、活得自在,二来百年之后也不会被亲人埋怨“死不带去”的东西太多,丢都丢不完。
世上种种纷争,或是为了财富,或是为了教义,不外乎利益之争和观念之争。当我们身在其中时,不免会很看重。一旦身外之物远远超过人身的自重,人就变得自负,生命就失去平衡,就致使不少人变得飘飘然,忘记了自己是谁。私欲膨胀,利欲熏心,利令智昏。似乎人的自身这个“主体”无关紧要,重要的倒是那些附属的、花花哨哨的身外之物。这样就有人贪婪成性,贪得无厌;就有人铤而走险,不能廉洁自律;就有人玩火自焚,心甘情愿沦为身外之物的奴隶,最终成为阶下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迟早要离开这个世界,并且绝对没有返回的希望。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也用鲁滨逊的眼光来看一看世界,这会帮助我们分清本末。我们将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真正值得我们坚持的精神原则都是十分有限的,在单纯的生活中包含着人生的真谛。
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务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