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北部的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正是采摘柿子的季节,当地的农民常常会留一些成熟的柿子在树上,他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经过这里的游客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这时,导游就会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这里是喜鹊的栖息地,每到冬天,喜鹊们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有一年冬天特别冷,下了很大的雪,几百只找不到食物的喜鹊一夜之间都被冻死了。第二年,一种不知名的毛毛虫突然泛滥成灾,那年秋天,果园没有收获到一个柿子。直到这时,人们才想起了那些喜鹊,如果有喜鹊在,就不会发生虫灾了。从那以后,每年秋天收获柿子时,人们都会留下一些柿子,作为喜鹊过冬的食物……
给别人留有余地,往往就是给自己留下生机和希望。
有两个“匠”,一文一武,一雅一俗,一个是大雅的画匠,一个是大俗的木匠,他们的作品和手艺,或巧或工,或静或野,都有着一层深邃的意境。
丹青高手老沈,每每为花鸟传神,替山水留韵,总恰到好处地留些空白,这一“留”给人以诗的想象,弦的余音。让人感到满满当当未必是艺术,简简单单方为高境界。
木匠师傅小陈,他铺地板时,在两块木地板间留下一条小缝,开始别人十分不解,他说,留点空隙可以使木板有个伸缩度,时间一长就密缝了。后来果然证实他的话是实践出真知的产物。
留有余地,更有天地。画面太满,会给人一种逼仄和沉闷之感,往往少了想象的余地;地板太密,没有了伸缩量,日后反而会互相顶挤,变得高低不平。在生活中,不少人懂得“留有余地”的妙处。虚室生白,是一种对装潢的高深见识;园林留空,旷远的景色和花草的疏朗,也是一种高明的手笔;音乐停顿,正是休止的大音稀声。
留有余地,是一种停顿和放远,留出的是余地和空间,而升华之下,更是一种生活的艺术、处世的技巧。我们不应以一时之得意而永远自得,不以一时之失意而永久失落。一时失败并不可怕,失去自我才值得担忧。“我心一颗葵花子,不向太阳死不休。”生命既然给了我们把握今天的时间,憧憬明天的权利,就带着希望生活,感受生命可贵。有时做人不仗势,不张扬,不张狂,也是一种“留有余地”,也是一种境界。一位企业家,说他年轻时,总爱走在路中间,差不多一人占一条道,以示其威。真是如古人所说的“十大俗”中之一“俗”:有几分钱必作振衣响。后来到他腰缠万贯之时,更明事理,更讲道理,反而走在路最边上了。不仅如此,他的行为方式还体现在做生意上,在激烈的竞争中,常常想到了要“留一条路给别人走走”。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当我们直面人事,处理问题时,更要留下一点回旋周转的余地。满嘴饭不能吃,满口话不可说,放风筝不可用力过猛,载物船不可吃货太多,船帆只可张满八九分。这是生活的馈赠和智慧的结晶。大凡我们做事情、干工作,总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所及,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在与人的交往中,话里也要留有一点余地,莫要把话说死,这样才不会留下当面拍胸脯,背后掸屁股的“后遗症”。否则,说话不留一丝缝,把话说绝对了,把自己的后路堵死,反而无路可走了。余地是缓冲器,是润滑油,是助跑机,是推动力,也是可让人回旋的分寸,是人高攀和下走的阶梯。而美也是在距离中产生的,它印证了这么个道理:在悬崖上看风景是无限美的,前进几步却只能粉身碎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