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村有个老太太去世了,亲属们一起商量后事。老太太生前嘱咐要土葬,但是现在土葬已经不合时宜了,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发表个人看法。老太太的孙子说:“这样吧,老太太死都死了。现在尸体放在家里,人来人往的,总不是个事,我看烧掉最好,省钱省事!”这番话听得大家十分恼火,恨不得上去打他一巴掌。
这时候,另外一个孙子上来说:“奶奶走了我很难过。现在遗体放在屋子里得赶紧料理才行。奶奶生前有土葬的愿望,可土葬现在已经不行了,我看还是赶紧火化好。作为晚辈,说话有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原谅。大主意还是伯伯婶婶拿!”这番话听得大家舒舒服服,伯伯婶婶也赶紧拿了个主意,把老太太火化了。
本来老人去世是一件悲痛的事,可是第一个孙子上来就什么“死了”、“埋掉”、“烧掉”、“尸体”这种难听的字眼,最后还来了个“省钱省事”,显得不合时宜,冷酷无情;而第二个孙子上来则情真意切,在情在理,很有分寸,自然让人听了舒服。
如果周围全都是自己熟悉的朋友,那么说话就可以推心置腹,天南海北,无所不谈,甚至说出一些过头的话来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在场的都是交往不深的人,就要收敛一下,不可肆意妄为,做事情也要公事公办,不要不分对象乱套近乎。
同样,说的话要贴合场合。在轻松的场合言语就要轻松,在热烈的场合言语就要热烈,在清冷的场合言语就要清冷,在喜庆的场合言语就要喜庆,在悲哀的场合语言就要悲哀。“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不看场合,随心所欲,信口开河,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是愚人的拙劣表现。
适时说话,人们才会乐于听取。在不同场合,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说还是不说,以及用什么方式说,“言而当,智也;默而当,亦智也”。正所谓“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礼仪规范对言语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言语都应该“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
说话要区分不同的场合,否则就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盗窃案,被告对作案时间交代不清。为了核实,审判长决定传被告之妻到庭作证。由于过分着急,审判长脱口而出:“把他老婆带上来!”法庭顿时哗然,严肃的气氛被冲淡了。当时,审判长应该运用法庭用语,宣布“传证人某某某到庭。”由于以日常用语取代了法庭用语,不适应场合,因而显得很不得体。
可见,只有依据不同的场合,选取最恰当的词语,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那么,场合又分为哪几种呢?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
1.自己人场合和外人场合
我国文化传统一向是重视内外有别的。对于都是自己人的场合“关起门来说话”,可以无话不谈,甚至可以说些放肆的话,什么事都好办;而对于都是外人的场合,便可“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求人办事,一般是公事公办。因此,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说话才能得体。
2.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
正式场合说话应严肃认真,事先要有所准备,不能乱扯一气。非正式场合下,就可随便一些,像聊家常一样,便于感情交流,谈深谈透。有些人说话文绉绉,有人讲话俗不可耐,就是没有正确区分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的界限。
3.喜庆场合与悲痛场合
一般来说,说话应与场合中的气氛相协调。在别人办喜事时,千万不要说悲伤的话;在人家悲痛时,不要说逗乐的话,甚至哼哼民歌小调,别人就会觉得你这人太不懂事了。
说话有“术”,“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领。古有“一语千金”之说,也有“妙语退敌兵”之事。可见,会说、巧说是何等重要。我们应重视“说”的作用,讲究“说”的艺术。在求人办事时,注意语言的学习与积累,针对不同的场合,要选用最得体,最恰当的语言来表情达意,力争获得最佳的效果。
“言多必失”,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场合,说话时都要注意说话的分寸。特别是人多的场合,说到忘乎所以的时候很容易失言,一旦失言,你的话就可能中伤或伤害到某个人,这自然会为你招惹祸端。
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一言一行都关系着个人的成就荣辱,所以言行不可不慎。那些成功的人,说话很会把握分寸,不管在什么场合都是落落大方,该说的话一定会说到位;不该说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
有的人口齿伶俐,在交际场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诚然,这是不少人所向往的“境界”。但如果没有那样的水准,仍喜欢张扬自己,在人多的地方口无遮拦,一旦说漏了嘴,再想要补救是很难的。所以在人多的场合尽量少讲话,并讲究“忌口”。否则,若因言行不慎而让别人下不了台,或把事情搞糟,那就得不偿失了,因为对别人造成的伤害是一时性的,但对自己造成的影响却是长久性的——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会定形为“恶人”。或许这个“恶人”用得有点过分,但起码你留在别人心中的印象不会是好的。
总之,我们在与人沟通时要明白沟通的目的,看准沟通的场合,懂得随机应变,在什么山,唱什么歌。
妙语点睛
说话要顾及场合,否则再好的话题,再优美的话语,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