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避开对方表达中的重点,而强调一些非重点来幽默地对话,是会使用幽默的人常用的招数。
比如:贫穷的房客对房东太太说:“您的房子怎么又漏雨了?”
房东太太笑道:“凭你付的那点儿房租,难道还想漏香槟酒不成?”
很清楚,房客的问话中强调的重点词是“漏”,而房东太太则避开了“漏”而突出地强调“雨”字,因而有了“你还想漏香槟酒不成”的反问。
又如:
一位外国使者看见美国总统林肯在擦自己的皮鞋,赞扬地说:“啊,总统先生,您经常给自己擦鞋子吗?”
“是啊,”林肯答道,“那么您经常给谁擦鞋子呢?”
林肯巧用“自己”在不同位置重读所表示的不同意义,重点转移,妙语生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了增加幽默感,就会经常使用避重就轻的方法,甚至连孩子都会使用这种方法。
下面请看两个发生在小孩身上的幽默:
其一
老师:“小明,你为什么上课吃苹果?”
小明:“报告老师,因为我的香蕉吃完了。”
其二
父亲:“你小子真没出息,我在你这么大年纪时,可没撒过这么大的谎。”
儿子:“那么,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撒这么大的谎的呢?”
这些例子都是避重就轻,巧妙地用上了幽默技巧,因此让人听了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