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游戏法主要是诉诸理性智慧和感官的情感结合,使人惊叹你的聪明才智,由于能产生许多特殊的意外,给人某种心理预期的失落,从而产生趣味性。
因此游戏中智力的运用,不像严密的自然科学和抽象的哲学使人敬而远之,望而生畏。
一般说来,人们产生趣味有三种:
一种叫做理趣,纯粹诉诸理性。一个数学家可以觉得数学很有趣味,一个哲学家可以觉得康德天书一样的哲学著作有趣味。理性趣味不是自发的,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不能直接进入这个境界,因而是不普及的。
第二种叫做情趣,直接诉诸感官欣赏的,它的对象是文艺作品,如绘画、音乐、文学等等,都是通过感官通向感情的,向情生趣。情趣有其自发性,不必经过特殊训练,所以,这种趣味是很普及的。
第三种即为理情之趣,是把理趣和情趣结合起来,既有理趣的必然性、严密性,又具有情趣的自发和虚幻。机智游戏法就属于此类。
由于机智游戏法是智慧和情趣相结合的产物,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能发挥出来,的确为人所欣赏,引起共鸣。
某市召开摄影工作会议。到会的几十名代表中,女代表只有三人,于是便成为大会瞩目的对象。
会议结束时,有人提议请三位女士表演一个即兴节目,全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笑声。
三位女士悄悄地商议了一会,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要我们表演节目可以,但是大家也要答应我们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这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很简单,就是我们数一、二、三,大家就把手举起来。答应这个条件我们就表演。”
男代表们一想这有什么关系,便异口同声地说:“可以,可以。”
三位女士便一起数一、二、三!顿时,全场的代表都把手举了起来。
三位女士便说:“现在准备好了,记者先生,请你快来拍照。”
摄影记者不解地问:“拍什么哇?”
“拍一张《看谁的手最干净》。”
三位女士的所谓游戏,其智慧不表现在游戏形式本身有什么高明之处,而在那个丝毫不为人察觉和圈套的巧妙,开始大家真认为三位女士要表演一个正儿八经的节目,因此心甘情愿地“上当”,使固有模式化的心理期待落了空,幽默感顿时产生,把大家变成了幼稚的小娃娃们。
可见机智游戏法的游戏是通过机智变成情趣,游戏的目的是为创造幽默服务的,让人感到你既有高超的机智,又有令人愉快的幽默感。因此,机智游戏法应是情趣胜于理趣。
理趣是有限的,欣赏时要求对方具有同样的推断能力和速度;情趣不同,一望而知,一目了然。而且人的情感是自发的,因此,一个人的情趣能与一切感觉能力正常的人沟通。
情感和感觉之间的关系千变万化,所以情趣不但易于感受而且由于富于想像,因而也丰富多彩。
在机智游戏法中,人们也有攻击性或有其目的性。
一个旅行者骑马赶路,途中遇上了一场大雨。当他赶到一家小客店时,浑身已经湿透了。但客店里挤满了人,他无法走近火炉前。于是他对老板说:
“拿点鱼去喂喂我的马。”
老板很奇怪:“马不吃鱼呀。”
这人说:“你去喂就行了。”
老板只得拿鱼去喂马,客店里的人也都跟着前去看稀罕。这人便如愿地坐到火炉边烤开了火。
旅行者这种高超的骗术,也可以说是巧妙地应用了机智游戏法。虽然使众人受骗,感觉到受了攻击,但由于他的幽默感,使众人反而感到自己的愚蠢可笑。“喂马吃鱼”本是十分荒谬的事,而大家出于将信将疑,都想看个究竟,哪知这是一个圈套,等到感觉受骗时,也就趣味顿生,为之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