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弄玄虚法(1 / 1)

赢在幽默 萧胜平 564 字 1个月前

故弄玄虚法就是利用对方预期转化的心理,巧设悬念,解释悬念,出奇制胜,但其解释在真理与歪理之间。

由于幽默通常有这样一个规律,它总有个落差,总是让你领悟到你原来期待不同的东西。笑是在期待失落以后产生的。久而久之,一旦进入幽默的情境,人民是期待十分出乎意料的谜底,这就形成了一种心理习惯,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叫“心理定势”。

这是幽默的正格,但是幽默不拘一格,像任何其他事物,有正格意味必有破格,有预期的失落,必有预期失落的失落,故弄玄虚法就属于这种破格。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习惯于每天早上吃一个土豆。有一天,他把土豆放在餐厅的壁炉上热一热,可转眼之间却不翼而飞了。他不知道是谁拿走了。

于是,他大声叫喊起来:“啊,我的上帝,请告诉我,是谁吃了我放在壁炉上的那个土豆?”

他的佣人匆匆走来说:“不是我。”

“那就太好了!”

“先生为什么这样说?”他的佣人问。

“因为我在土豆上放了砒霜,想用它毒老鼠。”

“啊,救命!我中毒了!”那个佣人焦急地喊道。

拉封丹笑了:“放心吧,我不过想让你说真话罢了。”

这里,拉封丹用的正是故弄玄虚法,从心理预期来说是双重的失落。第一次是仆人说自己没有吃,而拉封丹说太好了,仆人有轻松的预期,结果却转化为非常严重的后果。接着又来了一个对转,预期的危险完全消失。这是双料的故弄玄虚幽默。

故弄玄虚法的其中奥秘就是利用对方预期转化的心理。这种方法变化万千,有时不是给人一种双重转化,而是相反,故意给他一个没有转化的谜底,让他期待对转的心理落空,恢复到常态。

从前有个县官,外号叫“刮地皮”。他听说有个画家画得一手好画,便拿了一张白纸让画家给他画画。

画家本来不愿意给他画,后来被他催急了,他在那张白纸的一角题了“草地牧牛图”五个字,把纸一卷,送给了县官。

县官很高兴,立即把纸打开。可是左看右看,除了“草地牧牛图”五个字外,什么都没有。

县官问:“草地到底在那里?”

画家说:“牛早就把草吃光了!”

县官问:“可是牛呢?”

画家说:“牛走啦!草都吃光了,牛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呀?”

这个幽默故事的涵义也许比通常的幽默故事更丰富些。画家利用一张平淡无奇的白纸,故弄玄虚,使县官强烈的心理预期落空,同时还起到了讽刺县官“吃光”的贪婪本性。

值得注意的是幽默的功力不仅在于构成悬念,而且在于解释悬念,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才能服人。

所以,在解释悬念时,往往要讲一点歪道理。歪道理从逻辑上来说,本来就是没道理,明明没道理,却要讲出道理来,就指歪得巧妙,不给人武断之感。这时的关键就在于抓住任何一点在概念上沾上边的环节来作为推理的支点,大加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