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法(1 / 1)

赢在幽默 萧胜平 738 字 1个月前

大智若愚法是以愚的形式来表达智的内容,属于先抑后扬。先抑,可以使人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产生一种“你不行”的错觉;后扬,则迅速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出人意外,令人惊奇。前后对比强烈,效果迥异,从而产生幽默的情趣。

幽默家不可把自己的智慧放在脸上,而应当把智慧藏起来,因为理智与情趣是互相矛盾的,智慧愈是直接表述出来,愈是缺少幽默之趣。因此,为了取得幽默的效果,往往需要假作痴呆,故放蠢言,这就是大智若愚的幽默法门。

表面上“装疯卖傻”,而心中却是“明镜高悬”。常言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我们生活中常是陷入无法自知的情况。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和我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是同一个道理。而在运用幽默的方式中我们却可以逆而行之。有时需要大智若愚,假装糊涂,将自己的真知灼见通过“痴言傻语”表现出来,抓住这“糊涂一时”,会收到极佳的幽默效果。

一工人上班时间快要到了,他骑车从家出来后直接上了路的左边,速度飞快,恰巧那时人流很多,和迎面而来的一个青年重重地撞在了一起,青年被撞痛了,怒气冲天,大声骂道:“他妈的,你长眼睛没有?骑车为什么不走右边?”面对发怒的青年,如果这名工人也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那肯定是拳脚相加,打得鼻青脸肿了,但是工人答到:“如果大家都走右边,那左边不是没有人了?”

这句话,引得众人大笑,自然青年的怒气也烟消云散,大家化干戈为玉帛,一场可能的“武斗”随一句幽默也就被化解了。

在现实交际中,适当地运用“大智若愚”的幽默技巧,能增添谈话的趣味,活跃谈话的气氛,并能充分表现你的才智和幽默,使人对你产生好感,从而使你的人际易于成功。但要注意的是,运用这一技巧时,必须适可而止,水到渠成,切忌矫揉造作,否则,就会给人一种自作聪明,哗众取宠的卖弄之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弄巧成拙,前功尽弃。

大智若愚法也可带一定的善意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由于富有人情味,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同情心,所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

早年的计划经济时期,物资普通供应紧张,在农村买钉子都难。

有位老兄盖房,急需买几斤钉子。他来到镇上供销社对营业员说:“我买十斤钉子。”

营业员说:“没有了。”

老兄又说:“没有十斤,我就买五斤吧。”

“也没有。”

“那两斤。”

“还是没有。”

老兄仍然苦苦哀求道:“你无论如何得卖给我一枚。”

营业员诧异地问道:“你这个人才怪呢?买一枚干什么用?”

老兄说:“用它把你们的后门钉住。”

那位营业员为老兄的幽默所感,一笑之后,出于愧心,反而真的卖给老兄五斤钉子。

买一枚钉子是蠢事,去钉住他们的后门也是不能办到的,但充分表现了此人的机智和幽默,而幽默的效果常常是意想不到的。

大智若愚幽默法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首先,要明确知道自己所讲的内容,然后通过“痴言傻语”、“装疯卖傻”的话语讲出来。其实是表面胡言乱语,而实际高度机智,大智若愚,把自己的聪明才华隐藏在木讷呆痴的表象之中。

第二,要假戏真作,一本正经,虽然你所讲的如同疯话,但是却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说出来,千万不要表现如同白痴一样,那就被人认为是真痴真傻了,而达不到强烈的效果,幽默感也受影响。

第三,要心照不宣。假装糊涂的语言后面,是真实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对方要能理解,否则,同样达不到幽默效果。

假装糊涂式的幽默一般主要通过本人直接表述,以我为主动,开门见山,善意调侃,能帮你调节气氛或摆脱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