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庄于谐法就是把十分庄重严肃的事情,采用开玩笑的方式把话说出来,以产生幽默效果。“汉武帝看寿”这则幽默就是这样的例子。
西汉时,东方朔滑稽多智、能言善辩。一天,汉武帝议论寿相时对大臣们说:“依我看,《相书》有一句话很有道理:‘人是否长寿,只要看看鼻子和嘴之间的人中长短。人的人中如果长一寸,就可以活到一百岁。’”
众位大臣都应声说:“对!陛下高见。”东方朔却仰天大笑。
有个大臣指责他胆大妄为,竟敢取笑皇上。东方朔辩解说:“我哪里是笑陛下,我是笑彭祖的面长!”
汉武帝便问:“彭祖面长有什么好笑?”
东方朔说:“传说彭祖活到八百岁,如果《相书》真的很准,那么按人中长一寸寿百岁推算,彭祖的人中就应有八寸长,而他的脸岂不是要有一丈多长了。”
汉武帝听罢,想了一会儿,也不禁大笑起来。
东方朔的推算,使发怒的汉武帝由怒而笑,的确达到了寓庄于谐的幽默效果。
寓庄于谐法的特点即以轻松愉快的形式,诙谐风趣的语言,表达庄重严肃的道理,使人在喜悦和谐的气氛中,接受道理,服务对方,从中外现出你强烈的幽默感。
创造和谐愉悦之氛围,是寓庄于谐法的要素之一。在感情对方的条件下,说理的效果往往因对方的情感而锐减,对立的心理障碍使对方接受意见的能力剧减,而诙谐幽默创造了喜悦和谐的气氛,这时提防和抵触的心理大大减弱,严肃的话题才易于让对方接受。
寓庄于谐,谐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教育对方,倘若没有明确积极的目的,则无法收到应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