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一些人讲起话来喋喋不休,但经过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原来言之无物;有的人出言看似高深,但言语晦涩,听得你一头雾水;有的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有的人辞藻华丽、巧言谄媚,实际上是哗众取宠。其结果往往是,不仅不能说服众人,很可能还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马克·吐温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礼拜天,我到教堂去,适逢一位传教士在那里用令人哀怜的语言讲述非洲传教士苦难的生活。当他说了5分钟后,我马上决定对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捐助50元;当他接着讲了10分钟后,我就决定把捐助的数目减至25元;当他继续滔滔不绝地讲了半小时后,我又决定减至5元;最后,当他讲了一个小时,拿起钵子向听众哀求捐助并从我面前走过的时候,我却反而从钵子里偷走了2元钱。”
马克·吐温用幽默的方式告诉世人:说话宜短小精悍,长篇大论、泛泛而谈容易引起听众的反感。
事实上,语言的精髓,在精而不在多,只要能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
墨子的一个学生曾问他:“老师,一个人说多了话有没有好处?”墨子回答说:“话说多了有什么用呢?比如池塘里的青蛙整天整天地叫,弄得口干舌燥,却从来没有人理它。但是雄鸡只在天亮时叫两三声,大家听到鸡啼便知道天要亮了。所以话要说在有用的地方。”如果你留意就会发现,中外历史上的那些口才大师,都是喜欢而且善于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的高手,他们惜言如金,言之既出则一针见血;他们语言简练,却深入浅出、言之有物。
由此可见,简洁的语言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表达完自己的观点,而且对于听者来说也更易于接受。所以,言不在多,达意即可。能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内容的人,才是口才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