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主要交流方式是谈话。但是在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客户之间的交谈中,人们往往忽略了倾听的作用。
根据人性的特点,我们知道,人们往往对自己的事更感兴趣,对自己的问题更关注,更喜欢自我表现。一旦有人专心倾听我们谈论我们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被重视。听别人说话也是为自己说话做准备,所以那些愿意倾心聆听别人说话的人最受欢迎。
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一放学回家,就将考了满分的数学试卷拿出来,滔滔不绝地对母亲说自己近段时间如何刻苦。孩子的字里行间,带着些炫耀和骄傲的成分。这位母亲听后,说:“你是一个好孩子,有了你,我感到欣慰。”这种话很有分寸,既称赞了孩子,又不会使孩子骄傲。但如果这位母亲说:“你真是一个天才,在我看到的小孩中,没有一个人赶得上你。”那她的话就不恰当了,只会使孩子骄傲,把孩子引入歧途,而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但是,并不是人人都会听,一个真正做到有效倾听的人,不仅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每一句话,领悟说话者的意思外还必须做到及时配合说话者,如点头、微笑或简短的附和,与说者达到共鸣。同时,还应掌握听人炫耀的技巧,了解说者的性情,在自己与对方谈话时恰当地穿插一些对方所炫耀的内容,这样更能勾起炫耀者对你产生兴趣,让他愿意接纳你成为他欢迎的人群中的一员。
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人又并不是人人都是成功的说者。有些人没把握好谈话技巧,不是短话长说,就是说些与主题无关的话题,甚至连陈年往事也牵扯上。这样的谈话枝叶太多,渐渐地就会脱离主题。因此听者此时须予以引导,使谈话重上轨道。如此一来,尽管会造成对方一时语塞,但只要说者能适时修正或抑制即可。这是听者的重要责任,也是听话技巧之一。
听者固然需要掌握语境,为避免说者出轨,就必须控制谈话的节奏,适当地响应,做到有问必答,疏通交流管道,使整个谈话更圆满。
说话的目的是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意念。谁都具有想要表现自己,说出自己主张的强烈欲望,倘若有人能够满足他的自我表现欲望,则听者对说者而言,必将被其引为知己而大受欢迎。
打个比方,你是一个商人,若接到顾客的投诉时,该怎么办呢?首先必须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冷静且耐心地倾听,一直等对方把要说的说完。训练有素的推销员戴维曾经说过:“处理顾客投诉,推销员要用80%的时间来听话,用20%的时间说话。”
任何一个顾客来投诉,无论开始脾气有多大,只要我们耐心地听,鼓励他把心里的不满都发泄出来,那么,他的脾气会越来越小,像个被扎了一个洞的皮球那样,慢慢地“放气”了。只有恢复了理智,才能正确地着手处理面前的问题。而且因情绪激动而失礼的顾客冷静下来以后,必然有些后悔,这比我们迎头批评他们要有效得多。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听”是如此自然,以至于人们常常不把它作为一个话题来研究。有效倾听似乎理所当然,虽然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证明并不容易做到这一点,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需要学习有效倾听的方法,以致人们对倾听的作用有所漠视。
人际沟通学认为倾听和听见并不是一回事。因为听到只是你的听觉系统接收到了声音。很多人都能听见声音,但他们根本不能“倾听”,也就是听到并理解。比如,当你看书的时候,周围会有各种声音,你的听觉系统会接收到声音,但你未必会注意到这些。有时人们听到声音,并且“看起来”是在倾听,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对内在的声音感兴趣,这种现象就是“假听”。
当然,倾听的第一步就是听见——听觉器官接收声音,然后人们注意这些声音并将声音组织为有意义的形式,也就是开始理解。
我们并不经常理解注意到的声音,比如人们听到自己不了解的语言,就不能理解语言的含义。不过人们普遍认为只要听到了声音也就理解了声音,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第二个误解。
有的人认为注意声音自然就会理解声音。不过,想想你在听到电影中的外语对话时,你就会明白,听到并不意味着理解。你可以关注所有的声音,但并不一定理解。“理解”就是将声音重组为意义的模式或形式。
交谈中须相互交换意见,才能顺利进行。应在坦诚交谈并表示了解后,才陈述自己的意见。倘若不遵守这个原则,可能会造成各说各话的情形,以至于谈话不投机,有害人际关系。
然而,我们常因热衷于谈话而忽略了这原则。虽然完全没有恶意要抢先,却会发生打断对方讲话的情形。比方说,对方正在提问题时,你打岔说:“是啊,我也正想提这点呢。”或者对方反问之际,你连忙矢口否认:“不!不!”
像这样的谈话方式,最容易引起对方不满。应等候对方说完,再正式提出自己的意见才是。在表达本人看法前,必须用心体会言谈之间的真实含义。
在工作上普遍受人欢迎的人,多是能了解倾听的技巧。老赵是某公司的领导,他就是因此而人缘极佳。例如,星期一上班时,他看到职员晒黑了,便自然地做出挥网球拍的动作,两人的话匣子就此打开。刚开始时,对方可能会不好意思而客气地说:“其实我昨天收获不错。”不时还会露出得意的表示。如果职员是个钓鱼迷,倾听之后,回答的话要寓含鼓励,不妨说:“现在钓鱼不简单吧?”或“一天能钓上一条草鱼就不错啦!”等,即使对方成绩不理想也不会难为情。因为这无疑是暗示对方,现在天气不佳,你能钓上一条,可称得上是高手了。
由于他是如此善解人意,大多数职员都乐于找他谈话,他不但不厌烦,还会给予精神上的支持,难怪会大受欢迎。他就是以“听话”增进与人的亲密感。
总之,说话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思想、交流情感最基本的手段。但真正的说话技巧不仅是会说,还要会听。掌握良好的听与说的技巧,在倾听中响应,是联络情感、满足需求必不可少的人际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