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说话技巧能够让对方对我们更加信任。我们可以从三种情况来理解会说话的重要性,并能从中体会到会说话有时候不仅仅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厚道”。
第一种情况,会说话意味着不会把压力转移给对方。
使用初级说法回应的人,他心中只有自己,对对方的感受选择性地忽视,他们妄图把自己创业的压力转移给对方。使用升级说法的人,他看到了对方的不满意,但是并不想改变现状。使用高级说法的人,一定是个情商高手。他并没有巧舌如簧地给对方勾勒未来的蓝图,但是在他的回应中,他把自己和对方视为一个整体。而且,他的回应中还暗含着对彼此的一种承诺,在平实的语言中体现了自己的雄心和厚道。
第二种情况,会说话才能让对方真正测量到你的实力。
冯扬的团队中需要培养一个副手,有两个同事的表现很突出,冯扬需要决定给其中的一位升职。
平时,冯扬很留心两个人的表现,于是在稍微考虑后,给其中的一个人升职了。
另一个人很委屈,对冯扬说:“冯总,我们一起共事三年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这么一个公道、聪明的人,也会喜欢那种就会耍嘴皮子的人。”
因为这名老员工是踏实肯干的人,也的确是团队中的核心员工,听他这么说,冯扬很愿意和他开诚布公地聊一次。
冯扬说:“你对余副总有看法?”
他说:“我觉得我和他相比,自己具备几个优势:第一,我的业绩并不比他差;第二,我和同事的合作比他要顺利,他和同事起过冲突,我一次也没有;第三,他总是夸夸其谈,想法很多,但实现得很少。”
冯扬听他这么说,才发现这位一向沉默寡言的老部下一定是思虑很久,才有备而来。
冯扬说:“你的这些想法一定把自己折磨了很久吧?”
他本来很有气势,但一听冯扬这么说,他默默地点了点头,说他只是想和冯扬推心置腹地谈一谈,就是想知道冯扬对他的看法究竟是怎么样的。
冯扬说:“我认可你的工作能力,我觉得余副总也需要你的协助,才能一起把团队带好。但是,我并非是因为余副总只会耍嘴皮子才让他升职的。如果是这样,你对我也是没有信心的。针对你对他的看法,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第一,你们业绩相当,也就意味着余副总的业务能力也很强。第二,他和同事起冲突固然不对,但是你这么多年是怎么工作的,我比你更懂得你的委屈。很多时候,你为了回避和同事的矛盾而委曲求全,让自己承担了太多的任务和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让你升职,你这么在乎人情味的一个人,可能会在新的工作中更受委屈和更被动,这对你未必是好事。第三,在你看来,余副总提出了很多建议,平时也很能夸夸其谈。可是,表达能力也是一种领导力。此前,我没有给他更多机会让他把想法投入项目,是因为他还不是这个部门的决策人,但当一个人成为一个领导之后,他就可以带着团队实现更多的创新了。因为一个好的领导不是听他的领导告诉他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是他要告诉所有人,接下来他要做什么。显然,他平时已经对自己有了这样的要求和训练,而他只是欠缺这样一个机会而已。”
这位同事听到这些话后,是很平静的,表示出了一个团队老大哥惯有的忠厚和虚心。他是个厚道的人,但是脑子转得并不慢,他随即就表示一定会继续好好支持冯总和余副总的工作,也会在团队中积极地起好带头作用。
第三种情况,会说话有时候意味着他能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任。
在一段时间里,大家听说吴朋遭受了家庭的打击。据说,他的伴侣携带了他所有的资金去了国外,和他分道扬镳了。
他的一位朋友约了几个朋友同他一起喝酒,大家谁都不提他的痛处,倒是他自己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最近心情不太好,不过好在金钱上没有什么损失,大家都不用担心。”并表示“家庭生活出现的烦恼他有能力解决”。
一番话说完,大家都松了口气。
可就在当晚,吴朋独自一人到了这位朋友家,烂醉如泥,痛哭流涕。当晚,朋友知道他的全部资金都被转移,他遭受的巨大打击和欺骗是只有时间才能治疗的创痛。
第二天早上,朋友借了给吴朋一笔钱,以解燃眉之急,然后什么都没有再提,就送他离开了。
经历了这一次的事情,朋友知道吴朋一定能再站起来,因为他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依然保持了冷静和理性。
吴朋在极为失意的时候依然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他的会说话体现在有的事情是不能全部说出来的:吴朋的朋友中就有他的客户,客户如果知道他出事了,难免对他的信任会动摇;不但帮不了他,还有可能给他造成压力。但是,吴朋又没有对朋友们撒谎和掩饰,这让大家也都觉得他是一个表里如一的人。吴朋没有否认自己的状态,还是把所有人都当作朋友的。最后,他找了能够帮助自己的人,也就是借给他钱的这位朋友,并将实情相告。朋友会因为他“独有一份”的信任,而愿意帮助他渡过难关。
这样看来,会说话的人就是会生活和懂生活的人。他们既能用话语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利益和更好的处境,又能在失意和低谷之时,用话语保护自己的权利,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