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满足和平和的思维态度(1 / 1)

反焦虑思维 郭 婷 1240 字 1个月前

在童年或者刚成年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好心人教育我们,在心情不好或者感到痛苦的时候要“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或许在你的成长道路上,还学习到“流露内心的情感是羞耻的,是脆弱的表现”这样的思想。因此,人们会很自然地假设,如果别人知道自己有过度焦虑、社交恐惧症甚至抑郁症,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便深信,人是不能够有弱点的。然而果真是如此吗?

亚隆是当代存在主义心理疗法的代表人物,美国心理治疗大师。在年轻时,他曾接受长期的精神分析体验的训练。这种训练一般针对想要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心理学者,他们在成为正式的治疗师之前,必须接受一定时间的分析性治疗。因为,心理医师也不是圣人,他们在生活、工作中也会有困扰,也有从童年时期就埋藏在潜意识里的负面情绪。所以,只有他们自己体验过、探索过,才能用更加健康、坦然的心灵来面对各种各样的咨询者。

当时,亚隆的精神分析师史密斯对他进行了很多种分析训验,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认识到自己身上一直被自己忽视(可能出于有意)的问题:他曾经有过不理智的贪婪念头。这样的念头产生于他父母去世时,他想把父母微薄的遗产全部占为己有。过去,他或许曾经对此感到不妥,但从来没有产生过像现在这样强烈的内疚之感。意识到这一点后,他无法克制地从道德上批判自己、贬低自己。

史密斯在听亚隆诉说内心满腔的愧疚时,他什么也没有说。等亚隆平静下来后,他以淡然的语气说道:“这就是我们的本性,人人都会如此。”

亚隆感觉自己的内心再次激**了起来,但不是因为内疚,而是他之前的自我批判瞬间被瓦解了,他终于能够体会对不完美的理解和包容的心态是如何产生的。这一次的经历使亚隆在今后的心理治疗生涯中,能够产生足够的包容心和理解心,去帮助那些来访者和求助者。

许多年后,已经是心理治疗大师级人物的亚隆,在回忆起曾经接受过的700小时心理分析训练时表示:他最无法忘记的,就是他对自己人性的接纳,以及他遭遇真实自我的那一刻。

在某些思维强迫类型的来访者中,他们可能会出现很善于批判自己的强迫想法,但最后往往会发现,正是因为他们无法接纳自己的某些不足,无法放下对自己心灵完美无缺的期望,才使他们无法停止强迫思维,从而产生愧疚感。一旦他们能够坦然接纳和包容自己,他们的症状就可能慢慢消退。

1.接纳自我,不要对自己太苛刻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我们的确应该检视自己各方面的不足,这对我们的成长有帮助,但如果经常性地反省自身和频繁地自我对话、自我指导,就说明心理已经逐渐趋于强迫性了。强迫症病人经常自言自语,他们好像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检查,反省和评价自己的思维总是十分活跃。相反,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他们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解决外界事物的思考上,经常想的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把事情处理好。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足,这本身就是事实,无须过多地纠缠在这个问题上。更重要的是,优势与弱势在某些情境下,甚至可以是互相转化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豪克指出的:“我们有可能评价一个人的自我的不同方面,但不可能给出一个单一的评价,因为一个人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们无法做到前后一致地评价自我,不能准确地评价自己的每个方面,只能局部或者就某个特点来评价自己。如果我们不试图在总体上评价自我,而是就事论事地评价自己的某一个缺点,或者某一行为失误,在一些情况下,是有利于改进这些缺点和不足的,但过度的自我评价则容易令人产生自责,反而忽略了具体的缺点。

2.正视缺陷,承认不完美,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认知心理学大师埃利斯八十多岁高龄时写了一本畅销书,中文版的书名为《别与自己过不去》。在最后一章中,他将自己最为欣赏的心理健康格言进行了整理。一个从事认知疗法理论研究和实践五十余年的老人写出的对认知疗法应用的总结,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理。在成功学泛滥的当今社会,每个人恨不得把自己武装到牙齿。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导致现代人的情绪焦虑、抑郁、强迫和紧张,导致工作狂和患有心脏病,导致焦虑的生活方式和不安的生存状态,甚至造成人的工作效率下降,反而离成功越来越远。

如何解决这些情绪困扰,让人们更加坦然地生活?如何解决成功和平和的矛盾,让过于紧张的心灵之弦松弛下来?埃利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人生哲学,即接纳、满足和平和的思维态度。这个思维态度的核心是承认个人、他人和世界的不完满,承认这种不完满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与自我作对的。这个遗憾就静静地待在那里,不理睬你的抱怨和痛苦,不理解你的过度的情绪反应。学习这个人生哲学的结果不是改变你的生活内容,也不是彻底令你的烦恼消失,更不是让你天天保证愉悦感,而是令你生活得更加坦然,不会钻进情绪的死角,能够客观面对自己的喜怒哀乐。

这种人生哲学不是抽象的,而是作为心理治疗的形式存在于语言结构和表达中,它是使心理医生能够恰当地表达思想的语法结构和认知图式,它由一些不证自明的假设和推理构成,与求助者的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结构刚好相反。

下面摘录几段埃利斯的心灵格言,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不管在我的身上发生了多么糟糕的事情,使我的利益受损,使我的理想破灭,它们都只是很糟糕,而不会糟糕到绝对不会发生,除非我这样愚蠢地认为。既然它们真的发生了,就不是可怕的。可怕意味着百分之百的糟糕或者是比应该的那样还要糟糕。”

“就算是最糟糕的事情发生了,我也总是能承受住它的打击,继续活下去,并从生活中找到一些快乐的事情,只要我坚信自己能够做到这一点。”

“如果我下决心要让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安并且遇事更加坦然,如果我不断地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我就很可能会成功。但我并非超人,所以我也就不可能对生活中发生新的逆境完全做到镇定自若、纹丝不动。只要我仍是一个易犯错误的人我就做不到这一点。”

“否定自己有情绪上的困扰也就彻底否定了解决它们的可能。为使它们合理化的任何行为本身都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