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 犀牛皮(1 / 1)

龙棺 小小青蛇 1602 字 3个月前

“素素怎么样?”苏柏想到宫素素萎缩的手臂,心中像被铁爪子在抓,每抓一下,便是一道血痕,想到她背着自己回去,这要付出多大的辛劳?光是那道绳桥就够呛了,她是这么柔弱的女孩子,苏柏鼻子一酸,马上就又抽了一口气,让眼泪回去。

崔颖说道:“素素已经离开,她说,让你不要太牵挂她,所有的一切都是注定好的。”

苏柏的脸色黯然下去,在地底看到的素素现状让他揪心不已,注定好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有开始呢,所谓的缘分如果是为了这样的结果,当初何必要认识,要喜欢上她?假如宫素素对自己丝毫感觉也没有,只是自己单恋倒也好了,现在,分明是两个人都痛苦……

崔颖看到苏柏的脸色,心疼得很,苏柏一向自诩为天才少年,可是在感情这件事情上,根本就是一个白痴,一根筋的白痴,喜欢得单纯,爱得单纯,就是这样,才让人觉得心疼啊,作为一名旁观者,崔颖都觉得太劳心了。

就算苏柏再怎么伤心难过,这条路还是要往前走,“眼下,我们要先回去。”岳青说道:“那颗人头和黄金面具的来历我们还不清楚,还有戴杰丽,这回合作,根本就是最糟的结果,以后再见面,是半分余地也没有了。”

岳青的心思果然细腻,白墨轩正是如此想,下回见面,必然要打起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应对,少了老三,可是现在的戴杰丽更不可捉摸。

“我们要带着那颗人头回去?”苏柏一想到白逸轩果断地取下头骨的情景,心里还是有些抵触:“这样也太夸张了。”

“我倒是想只把面具取下来,你倒是想想办法?”白墨轩没好气地说道。

在苏柏昏睡的这些天里,三人想尽了各种办法,想要将黄金面具与头骨分离,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但总算有了一个发现,那黄金面具的背面,与头骨是浑然一体的,人骨之后如何会有一块黄金面,苏柏清醒后研究了半晌,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众人想不到的问题,只有回去请教前辈们了,苏柏与宫素素离开后,白墨轩等人又重返那间墓室,除了那具骸骨外,还在墙上发现了暗格,在里面找到了一卷天书,与石碑上的文字属于同一类别,看不懂,陪葬物居然没有一件,白墨轩索性把那件银丝衣也脱了下来,与黄金面具不同,那银丝衣是可以从下而上取出来的,而且十分柔软,可以折叠,现在,这三件东西都躺在了白墨轩的背包里。

苏柏虽然不甘心,虽然念着宫素素,可是这里的旅程也只有结束了,匆忙返回古董店,唐三成等人对这头骨十分感兴趣,可惜一番研究后,也不知道如何取下来,索性拿给符羽,让她拿去借设备研究,而那天书,还有崔颖拍下来的石碑刻文,墙上与顶上的图案,唐三成与白逸倒有了一些头绪,两人拿着那些资料,几天以后,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现在,这些照片都摆放在白逸的办公桌上,那颗与头骨浑然一体的黄金面具也摆在一边,银丝衣则被铺开来,摆放在地上,天书正被白逸拿在手上,这天书成卷,是用动物的皮制成的,却不是羊皮,“这是犀牛皮。”

白逸说道:“犀牛皮的运用,在我国历史上很少见,但犀牛皮最大的优点是耐磨,而且韧性很强,会有动物皮毛的,应该是少数民族。”

“就算是少数民族,我也应该有点印象才对。”苏柏仍有些耿耿于怀:“可是这些文字实在是太陌生了。”

“你缺的不是知识,是经验。”唐三成说道:“这些文字我们现在基本可以确定,是属于契丹早期的文字,在你们看来,恐怕就是天书了。”

“契丹?”岳青说道:“石碑上的文字和那犀牛皮上的内容是什么?”

“契丹人南下的记录。”白逸说道:“我们找到了一位对古契丹有所了解的专家,从他那里得到了答案,石碑上的文字倒没有什么特别的,虽然不能翻译完整,但基本可以断定,上面记录的是那具尸骨的死亡时间与死亡原因,那人在当时南迁的契丹人中,是最大的头领,因此才有黄金面具与银丝衣的墓葬仪式。”

“契丹族的话。”苏柏终于有了自己发挥的地方:“这个我还是知道的,契丹文字早在七百多年前,就已经失传,1922年6月21日,一位名叫克尔文的比利时传教士在中国内蒙古巴林右旗一座被盗掘空的古墓中,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满了奇怪的类似文字的符号 据考证,这是一座900多年前的契丹人墓葬,那么,那些符号会不会是契丹文字呢?据史书记载,契丹人建立辽国后确实曾经创造契丹字,然而,契丹文字早在700年前就失传,专家们断言:天书无疑就是早已被岁月掩埋的契丹字,看来这些文字,和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现的文字,是同一种。”

崔颖有些兴趣了:“白老板,既然是已经失传的,这是一位什么人物,居然可以翻译出片段来?”

“你们有所不知。”苏柏抢先答道:“现在已经有契丹文字与汉字的对照表了,这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出来的,不过呢,多少有些偏差,但基本的意思,肯定是对的。”

“苏柏说得没错。”白逸说道:“契丹文是辽代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是书写契丹语的两种文字,在契丹族建立的辽国有官方文字地位。大字和小字都有表意和表音的成分,小字的表音成分比大字多。大字和小字都没有完全解读出来,小字的研究比大字更加充分。 所以十分可惜,这次的解读并不完整。”

“大字和小字是什么?”岳青的脑子有些绕了,实在是理解无能。

“契丹大字创制于公元920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令由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参照汉字创制的,应有三千余字。契丹文颁布以后,立刻在辽国境内使用。由于契丹境内的汉族都使用汉文,契丹文只会通行于契丹民族中。但是,契丹上层统治者大都通晓汉文,并以汉文为尊,契丹文使用范围有限。”

苏柏说道:“其后又发明了契丹小字,契丹小字由耶律迭剌受回鹘文启示对大字加以改造而成。小字为拼音文字,较大字简便,契丹小字数少而该贯,即原字虽少,却能把契丹语全部贯通。契丹小字约五百个发音符号。 大字小字相结合,就形成了契丹的文字文化。”

“哟,不愧是我们的天才少年呀,一点即能。”崔颖大笑着拍着苏柏的肩膀:“不过可惜,你看不懂。”

“给我一点时间,我也是可以做到的。”苏柏可不觉得自己是大言不惭:“学问是做出来的,给我一点时间,我也可以。”

这一点白逸毫不否认,甚至赞同地连连点头:“说得不错,石碑上的文字是记录那位首领的卒日,不过犀牛皮上的文字有些特别了,契丹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存活的时间很短,从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家,到耶律延禧于公元1125年被俘辽亡,辽存国共209年。辽灭亡后,阿保机第八世孙耶律大石又于1124年建立了西辽,存国90多年,1218年为蒙古所灭。但令人不解的是,伴随着大辽帝国的灭亡,最多时曾拥有120多万人口的契丹民族也随之消失得无踪无影。”

崔颖是典型的abc,虽然因为写小说的原因,对国内的历史有过一些研究,但尚未到这么细致的程度,所以听得津津有味。

“史学界只能推测几百万契丹人的命运大致有三种: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第二,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第三,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扩散到了全国各地。”白逸拿起桌上的犀牛皮:“但还有一股,选择了南下。”

“以你们看到的骸骨的主人为首,选择了南下。”白逸说道:“可惜,这位首领在南下旅程刚开始不久,就因病去世,而且这位首领似乎具有神奇的能力。”

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白墨轩有些意外:“神奇的能力?”

“这犀牛皮上说……”唐三成有些犹豫:“用金银覆上尸身,这首领死后,仍可以庇护族人,但这属于哪种巫法,我不得而知,但从你们的描诉来看,这首领死后,尸身经过特别的处理,肉与皮完全剥离,只余下骨架,这具尸身的皮肉在哪里,如何处理,也值得探究。”

“在那间墓室里并没有发现。”白墨轩说道。

“不一定在墓室中。”唐三成说道:“假如这人不一般的话,皮肉剥离后可能也是施术的一部分,焚化或是埋在其它地方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