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1 / 1)

在我们统一了自己心中的那把标尺后,就会发现,标尺也有着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甚至和现实逻辑背道而驰。所谓的现实逻辑就是现实世界中的各项事实及定律,像是酗酒和抽烟对身体不好却有无数烟民与酒鬼乐此不疲;违法犯纪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却不乏前仆后继的以身试法者。所以,我们在给自己量身打造好属于自己的标尺后,在不违反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应该让选择符合自身的利益。

在澳大利亚的一所大学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快下课时教授对同学们说:“我和大家做个游戏,谁愿意配合我一下。”一个女生走上台来。

教授说:“请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二十个人的名字。”女生照做了,有她的邻居、朋友、亲人,等等。

教授说:“请你画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女生划掉了一个她邻居的名字。

教授又说:“请你再画掉一个。”女生又画掉了一个她的同事。

教授再说:“请你再画掉一个。”女生又画掉了一个。

最后,黑板上只剩下了她的父母、丈夫和孩子。教室非常安静,同学们静静地看着教授,感到这似乎已不再是一个游戏了。

教授平静地说:“请再画掉一个。”

女生迟疑着,艰难地做着选择……她举起粉笔,画掉了父母的名字。“请再画掉一个。”身边又传来了教授的声音。

她惊呆了,颤抖地举起粉笔缓慢而坚决地又画掉了儿子的名字。紧接着,她哇的一声哭了,样子非常痛苦。

教授等她平静了一下,问道:“和你最亲的人应该是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因为父母是养育你的人,孩子是你亲生的,而丈夫是可以重新再寻找的,为什么丈夫反倒是你最难割舍的人呢?”

同学们静静地看着她,等待着她的回答。

女生平静而又缓慢地说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会先我而去,孩子长大成人后肯定也会另筑新巢,真正陪伴我度过一生的只有我的丈夫。”

当我们面对这样的选择时,我们的答案又是怎么样的呢?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身的利益都不一样。曾经看到过这个故事后面有一位网友这样留言道:

夜更深了,我忽然觉得孤单,我想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的身上,我会不会一下就能写出二十个难以割舍的人的名字,我会不会在自己的父母和丈夫之间犹豫,我也很想知道,究竟放弃哪一样会让我感觉更痛苦。但我明白故事的意思:生活就像洋葱,一片一片地剥开,总有一片会让我们流泪,不要害怕被别人误会。生命不是用来更正别人的错或证明自己的对——生命是用来生活的,要活出自己的本色,活出自己的效益,活出自己的价值。

虽然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这样残酷的抉择,但总是有着许多类似的选择。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在做决定时,可能以父母亲友、社会或道德的标尺来作为判断依据。如此情况下所做的决定,很难会是个好决定,是否符合自身的利益也令人怀疑。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的效益点在哪里。

还有一个常见的情形便是高考后选填志愿。本来要选择什么专业什么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选择,然而大部分的学生却会受到社会价值观、父母的期望等因素的影响而做了错误的选择。

或许有人会觉得,发生这种情况也是不得已的。做决定的人有太多的苦衷和无奈,认为或许这种决定才是完美的决定,能够使大家皆大欢喜。这种想法却是大错特错,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选择。记住,当我们永远无法同时满足众人的要求时,只有符合自身效益的决定,才是正确的决定。

被别人左右了选择,就等于被别人左右了人生。世上最完美的选择就是属于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