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为什么能忍辱负重(1 / 1)

强者为什么能够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侮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远大的理想——也就是说,他们身负重任。和他们身上的负重相比,侮辱算不了什么。也许应该这样说:负重忍辱——因为负重,所以忍辱。

在有关忍辱负重的典故中,韩信的**之辱已够让人难以承受,但比起勾践的尝粪问疾来说,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勾践从一个过惯了锦衣玉食的一国之君,成为吴国的阶下囚,为奴三年,受尽凌辱。他为了活下去,为了生存,为了复国、复仇,为吴王当马夫,当“上马石”!他为了进一步麻痹夫差,以为夫差看病为名,竟尝其粪便,这令人想起来就作呕的行为远远超出了人的生理极限!实在难以想象!

中世纪时的欧洲,教权高于王权,教皇成了各国国王的太上皇。国王的登基和加冕要由教皇亲自主持。教皇接见国王的时候,教皇坐着,而国王却要对他行屈膝礼。步行的时候,教皇骑马,国王则要为教皇牵马带路。

公元1076年,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国王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格里高利的层层控制,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权。格里高利则想进一步加强控制,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在矛盾激烈的关头,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教士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而格里高利则针锋相对,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开除亨利的教籍,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的浪潮。

格里高利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想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了挑战。亨利顿时陷入了四面楚歌的艰难境地。

面对这样的危险形势,亨利虽然心里很不甘心,但是也知道如果不妥协,自己就要被彻底推翻。所以,他采取了以退为进的变通策略。

1077年1月,亨利只带了两个随从,骑着一头小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准备向格里高利请罪。可是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就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只好又前往卡诺莎行宫去拜见格里高利。到了卡诺莎行宫,格里高利命令紧闭城堡大门,禁止亨利进来。

当时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天寒地冻,亨利为了得到格里高利的饶恕,顾不上什么帝王的身份,摘下帽子,屈膝跪在雪地上,一直跪了三天三夜。最后,格里高利终于打开了城堡的大门,饶恕了亨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卡诺莎之行”。

亨利的“卡诺莎之行”终于保住了他的教籍,也保住了王位。

亨利回到德国以后,竭尽全力治理自己的国家,将蓄谋造反的封建主们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被消灭。在稳固自己的地位以后,亨利立即发兵进攻罗马,准备消灭位高权重的格里高利,以报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最后客死他乡。

显然,亨利的“卡诺莎之行”是别有用心的。在他与格里高利对峙,国内外反对声一片,特别是内部群雄并起,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为了获得格里高利的信任,亨利不惜丢下王者之尊,在雪地里长跪了三天三夜,甘于忍受屈辱,其目的在于使想要对他不利的格里高利放松警惕,使自己赢得喘息时间,以便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和格里高利做最后较量。亨利正是凭借着这一能屈能伸、以退为进的变通策略,所以才得以保住自己的地位,最终报仇雪耻。

也许有人会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认为此举让人尊严扫尽。须知,非常手段只用在非常时刻,在关键时刻,放弃眼下似乎很重要的东西,也许就能获得长远的胜利。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亨利雪地长跪求格里高利的目的就是以一时的屈辱换取以后的胜利。如果因为不肯暂时低头而蒙受巨大的损失,甚至把命都丢了,哪还谈得上未来和高远的理想?可是有不少人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尊严”,不管自己的境况如何,而与对方硬拼,结果一败涂地,有些人虽然获得“惨胜”,却也元气大伤。

所以,当你碰到对你不利的处境时,千万别逞一时之强,当一时之英雄,只有获得最后的胜利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英雄。

人非圣贤,对于得失荣辱,谁都难以抛开,但是,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从长计议,该忍就忍,该退就退。一时的荣辱算不了什么,能够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