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子湖畔虎跑寺内一个不很起眼的地方,有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这是已故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的遗墨。凡是了解李叔同先生的人都知道,无论从家境、才学、阅历上看,还是拿爱国之情、志向之取、进取心来比,叔同先生都不会亚于当时或现代的大多数人。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热血男儿,认认真真地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留诸后世,这便使人不得不冷静下来认真想一想这副对联的深刻内涵。
人的知足表现在,从生活的任何状况中都能发现值得为之快乐的东西,就仿佛儿童在海滩拾贝,无论捡到什么样的贝都是欣喜的,哪怕一无所获,也不会失望,因为能够自由自在地在大海边游玩,这本身就是一种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快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生活艰苦的人却笑口常开,而且一般的情况常常越是艰苦越是感到知足。
其实,人的知足也是一种处世的艺术,它小半出于无奈,大半则根源于精神世界的充实丰富以及应付人生世事的自如圆熟。中国人懂得,知足或不知足,都不是生活的主要目的;人生的目的当是寻求生活的快乐,当一个人无法改变现有生活时,他除了接受以外,还能有更明智的选择吗?一个人有着此种想法,所以在顺境里固然能优哉游哉,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够安之若素。人生常常是无奈的,有时候会被迫置身于极不情愿的生活境遇里,甚至会落到万念俱灰的地步,但是一旦他想到自己好歹还拥有一个可爱的人生,便又可知足地微笑起来。“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怕无处下金钩”“留得青山在,不怕无柴烧”等格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游泰山,遇到一位不知何许人者,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孔子见而问:“先生何乐也?”对曰:“天生万物,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女有别,男为尊,吾得为男,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行年七十矣,三乐也;贫者士之常,死者人之终,居常以侍终,何不乐也?”
知足是人在深刻理解生活本质之后的明智选择。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俗话说:“猛兽易伏,人心难降;骆壑易填,人心难满。”但生活所能提供的欲望的满足却总是有限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足”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足”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假如一个人处处以“足”为目标不懈追求,那么他所得到的将是永远的不足;如果一个人以“不足”为生活的事实予以理解和接纳,那么他对生活的感受反倒处处是足的。人的处世艺术正是表现在足与不足的调和平衡之中。知不足,所以知足;不知不足,所以不知足;知不足,可以知足;不知足,便总是不足。由此可见,知足就是一个人自觉协调人心欲望与实现条件两者关系的过程。用什么来协调?用“知足”来协调。足不足是物性的,而知不知则是人性的。以人性驾驭物性,便是知足;以物性牵制人性,就是不知足。足不足在物,非人力所能勉强;知不知在我,非多少所能左右。
不知足是本然的、合情的,仿佛骑手信马由缰,毫不费力。相反知足是自觉的、顽强的、坚毅的和难能可贵的。当你步行在街道上看到一辆辆擦身而过的漂亮轿车时,当你身居斗室望着窗外一幢幢摩天大楼时,因羡慕、嫉妒而起的不知足,无须吹灰之力便不招而至了。而要摆脱这些情绪的纠缠,今晚依然知足地卧床酣睡,明早照样知足地挤车上班,却是很不容易的。可见,不知足者根本没有资格嘲笑不凡的知足者。在嘲笑别人之余,倒是应该想一想自己为物所役的浅薄、空虚和浮躁。正如程子所说:“人为外物所动者,只是浅。”
知足者当然不是无所希冀、无所追求。谁不爱吃山珍海味,谁不喜欢汽车洋房,但现实终归是现实。眼热解决不了问题,伤感也无济于事,在万般无奈之时,唯一可以保持的是这份知足的快乐。知足是相对的,即使是知足者也会有许多不足的时候。我们不必担心知足会使人懒惰、消极,因为人心不足永远是铁一样的事实。如果说知足者常乐,那么在生活中就没有一个真正常乐的人,可见完全知足的人是没有的,就像没有完全不知足的人一样。
“知足”说时容易做时难。因为知足难,所以知足常乐才称得上是一种艺术。足与不足,都是比较的结果。一谈到比较,几乎人人都知道一句话:“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活可以有四种“比较”的方法,“比上”与“比下”是其中的两种,“比己”,即自己跟自己比是一种,还有一种就是“不比之比”,不跟任何人比较,也算是一种“比较”。这四种“比较”相应地产生四种知足的境界,下面我们就来分而述之。
“比上”自然是不足,这似乎不必多言,因为我们大家都可能尝过这种苦涩的滋味。“比下”当然有余,这是人们一般常用的知足艺术,很简单,但在生活中运用起来却几乎是百试百灵的。
从前有一个人不小心丢失了一双新买的金缕鞋,为此他闷在家里茶不思、饭不想地难过了好几天。
这天他强打精神到街上闲逛,无意中看到一个只有一条腿的瘸子,正拄着拐杖兴高采烈地与人聊天。蓦然之间,他幡然醒悟:失去一条腿的人尚能如此快活,我丢失了一双鞋又算得了什么呢?
想到这里,顿觉心胸爽朗,淤积数天的不快霎时烟消云散。生活是公平的,它毫不吝惜地把大大小小的幸福赐给众人,但也从来不让其中的任何人独占鳌头,免得他过于狂妄;生活也毫不留情地把各种各样的灾难带给人们,却极少把其中的任何人推到绝境,这就是人们常常爱说的“天无绝人之路”。一个人不管遭受何种痛苦境遇,比上不足,比下也还有余,只要知足,就有快乐——当人失意的时候,都会这样想。
“比下”虽然比“比上”更能知足常乐,但是与“比上”一样,“比下”终归要与别人相比,与人相比总有点受制于人的感觉,而且常常免不了“人比人,气死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形出现,最好不要拿自己与别人相比,不管是比上还是比下。如果一定要比,倒不如自己与自己比。怎么比呢?
随便遇到什么事,只要倒过来看就可以了。
从前,一位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卖伞的,小儿子是卖鞋的。每当下雨的时候,老婆婆便很伤心,因为小儿子的布鞋会因下雨而缺少主顾;但天晴的时候,老婆婆还是很难过,因为大儿子的雨伞会因天晴而卖不出去。
老婆婆就是这样晴也伤心,雨也难过,直到有一天一位行者对老婆婆说:“你把这件事情倒过来想想不行吗?雨天的时候,你大儿子必然生意兴隆;天晴的时候,你小儿子肯定顾客盈门,这样一来,不管天晴还是下雨,你都可以快乐了。”
生活有时候需要倒过来看待,譬如当你的酒只剩下半瓶的时候,别老是抱怨:“只剩下半瓶了!”而应该想想:“还有半瓶呢!”有一句禅诗叫作“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任何事都可以从它本身发现知足快乐的源泉,问题是你从什么角度去看。
知足虽然常常通过比较而生,但凡是通过比较而生的知足都不是最高境界的知足。所谓最高境界的知足,在中国人看来,乃是一种源于内在精神的充实完满,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沛然自足。大智若愚的先哲老子称此为“知足之足”,并教诲后人说:“知足之足常足矣!”当一个人拿到一串葡萄,如果他从大到小一颗一颗吃下去,往往会越吃越不知足;如果他从小到大一颗颗吃下去,便会越吃越知足;但一个“知足之足”的人吃葡萄,根本就不会想到葡萄的大小,这样的知足才是真正的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