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着急:王志纲谈新型城镇化(1 / 1)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从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到年初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前后已经两年多时间。既没有成型的模式,也缺少可供示范的案例;媒体开了无数次研讨会,专家们说了无数观点,连名牌大学的总裁班们,都借这个名堂开课挣了不少钱。到如今,缺的就是行动。我们不竟要问,新型城镇化到底怎么啦?

作为一家民间智库,王志纲工作室为中国城镇化问道探路的研究与实践,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我们参与了包括多种类型的城镇化项目策划与研究:如大城市体系里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具有特色产业集群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拥有独特人文历史、自然景观资源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占据独特交通枢纽或区位优势的城镇发展模式。甚至沿边开放、以及省际交界“三不管”地带的小城镇发展模式等等,十年来,我们积累了上100个案例。

在对中国小城镇进行深入、细致、广泛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城镇化”和“城市化”,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是其内在发展规律、成长路径却是具有本质区别的。遗憾的是,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意识不足,还一直以做城市化的思维与行为惯性,面对新型城镇化的课题,这种可怕的惯性,无疑让他们在新型城镇化这条路上,举目找不着北,举步踩不着地。

“高大上”+“短平快”——新型城镇化之大忌

城市化时代的不少地方政府之作为,概括起来是“高大上”。第一要有概念;第二要有指标和数字;第三要有形象工程。有了这三点,工作有政绩,领导好升官。而以地产企业在城市化运动中的投资要诀,概括起来也是三个字:“短平快”,第一周期要短;第二模式要简单;第三利润要高。不幸的是,无论“高大上”还是“短平快”,与中小城镇发展规律根本上是南辕北辙。

中国无数形态各异的中小城镇,自有其珍贵而独特的文化底蕴、生态宝藏和产业传承。我们要理解它们的发展逻辑,首先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如果说城市化有如一个壮汉强筋健体的过程,那么城镇化就象一个少女从体态初具,到眉清目秀;从初学红妆,到秀外慧中的培育**之路。不明此道,急于求成的行为,就象是把一个清纯少女送进血汗工厂一样残酷。中国城市化的历程,被发展商们称之为“黄金十年”,最大的破坏在于对生态环境、对历史文化资源,对道德伦理毁灭性的扫**。如果政府“高大上”,企业“短平快”一哄而上,对于脆弱的中小城镇,这种毁灭只须一夜之间就发生了,其损失往往无法逆转。

养姑娘,而不是卖猪崽

金融风暴后,房企潮水般涌入——进军三四线,到2012年潮水般退出——回归一二线,留下一地鸡毛,无数烂摊子。究其原因,无一例外——这些房企用的都是“卖猪崽”的模式,“短平快”的打法。所到之处,所置之业,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把“猪崽”养到多大,能卖多少钱而已。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最值得学习的是台湾。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产业外移,令台湾人意识那些移不走的东西,才是根本——中小城镇和乡村的价值由此得以重估。政府、企业和原著民共同努力,导入现代服务业,推动乡镇文化的现代化,精细化培育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到现在用了十多年时间,台湾那些原本姿色平常的乡镇,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千姿百态,争奇斗妍,共同营造出一个泛亚太区域一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我相信,未来台湾的小镇乡村,会象我们去过的那些欧美小镇一样,经过一代代人的精心雕硺,成为持续吸引国际消费的国色天香,成为造福投资者和原著民的世代珍藏。

十多年前,我们以这种养姑娘,而不是卖猪崽的理念,策划了廊坊的区域战略策划与华夏幸福基业的第一个产业园项目固安工业园,策划了丽江旅游发展战略与丽江祥和丽城,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静得下心,沉得住气,坚守十年,终成大器。

做内容,而不能仅仅是搭框架

一说新型城镇化,就是规划新区、园区、楼盘……这种只管搭框架,不管做内容的玩法,已经过时,而且贻害一方。我认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做内容。根本性的内容,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个内容是我们经常说的“找魂”。为城镇的发展找到植根其历史文化,符合其特色资源,体现其持续发展价值的战略定位,以及为之度身定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第二个内容是产业导入。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必须从其传统产业入手,寻求升级转型之道。这其中,现代服务业的导入特别重要。第三个内容是人。包括原著民的观念提升与社会保障,以及对产业人群、消费人群的持续引导与维护。第四个内容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小城镇往往保留着独特的传统地域文化,如何在保护发扬的同时,使之逐步与现代人群的审美需求相对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第五个内容是机制。要建立一整套适应于新型城镇化的政府运营机制,保障其运营模式和成果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要探索政企协作的全新机制,既保障企业的短中长期投资效益,又防止竭泽而渔的开发方式造成的恶果。

企业进入新型城镇化的六个忠告

对于那些能够以“养姑娘”的心态,“做内容”的导向投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企业,我们积十多年经验,有一些忠告,供大家参考。

一是明格局。要对中国中小城镇的认知和评估,要有动态、多元的系统性分析。我曾说中国就象一条巨轮,船头已经进入信息时代,船身保持在工业时代,还有一个巨大的船尾停留在农耕时代。以此观之,中国的中小城镇,日益呈现出多种差异化的特征,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同等规模的城镇,几年之后,其发展水平会大大分化。在今年4月份工作室自办的“2014民营企业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我们曾研究总结了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的若干类型中小城镇,以及新型城镇化的若干重大商机,有机会,希望与大家分享。

二是看大势。应高度重视方兴未艾的“逆城市化”浪潮。近几年来,城市需要乡村、享受乡村,以至回归乡村、奉献乡村的热潮,推动了对小城镇、对乡村资源的价值重估。巨大的投资与消费机会在未来几年将得到充分展现。许多龙头企业率先布局现代农业,就是很好的启示。

三是定角色。应充分考虑作为“新城镇运营商”与“产业运营商”这样的运营模式。这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最有战略价值的角色。站在这样的位置上,你才可能有长远的思考,才可能算大账,才会有足够的胸襟,下一盘足够大的棋。

四是找定位。一定要为自己找到一个独到而可持续的战略定位。你想做长线,你想深度开发,但有很多人并不那么想。甚至对你招商引资时拍胸口打包票,拍肩膀称兄弟的政府领导,也未必容忍你的长线投资,短期效益不明显。特别是中国是一个有足够的能力一涌而上,三五年间把一个朝阳产业做成夕阳产业的国家,你需要一个独到的,值得坚守的,并有可持续保障的“自留地”。

五是开模具。第一个投资阶段是为未来的扩张找到可以高效复制的“战略性产品”。这个产品既要为用户创造极致性的体验,又要有合理的营利能力,还要有针对特定城镇市场的可复制性。因此,要以战略研发的力度投入首发产品的研究,避免以经验和惯性替代创造性研究。

六是要坚守。中国是一个变局太多,**太多,风险太多的市场。而新型城镇化是一条持续投入,长远回报的道路。有句老话用在这里特别合适——伟大是熬出来的!

有人以为新型城镇化对发展商来说,是继大中型城市扩张结束后的又一块巨大的蛋糕,只是找不到切它的刀。我认为种观点还是延习自“可怕的惯性”。恰恰相反,我认为新型城镇化投资周期长,中短期回报有限。并不适宜把“短平快”奉为投资圣经的地产企业进入。

以上概而要之,就是两句话:

第一,中国已经进入转型期,城镇化前面才会“新型”二字,这意味着原有的习惯和模式不得不发生改变。

第二,无论政府还是企业,面对新型城镇化这个新课题,我最想说的是:中国,不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