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地产”第一乐章:演绎生活方式(1 / 1)

生活模式,还是生活方式?

1993年,王志纲在碧桂园提出为珠三角企业家营造以贵族学校、豪华会所为引擎的生活方式;1999年,王志纲在星河湾提出为城市新贵营造从建筑、园林、装修和服务全面品质化的高尚生活方式;2000年,王志纲在南国奥园提出为城市“新知”人群营造以社区高尔夫、学村模式、健康运动会所为核心的时尚生活方式。三次提议,都招致一片反对和质疑——顺德的个体户老板们哪里搞得懂什么叫生活方式?郊区地产只能搞物美价廉,怎么可能出现高档物业?社区高尔夫更是笑话,肯定没有市场,能有多少人使用?南奥的社区高尔夫球场设计,把澳洲五合国际的专家们折腾得惨了——“高尔夫就是高尔夫,你们到澳洲看看,高尔夫有自己的规矩!”他们拍起桌子,嚷个不停。任何新事物对习惯于传统思维的人来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可挑剔之处。同以往一样,面对各种非议和评论,王志纲无意辩论,而是更喜欢用事实来说话:一个成功的实践胜过一千打纲领。

房地产在中国起步的十年间,置业者与发展商习惯了一样药治百样病,无尽的市场需求摆在那里,对于客户而言,夹到盘里就是菜。相较于传统居住环境恶劣的残留印象,他们无暇去品味新买到的房子是不是自己适合自己,能否满足适合自身的生活方式更是无从谈起,他们只能委身于地产开发商给他们设计好的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中去。在这种市场还处于总体短缺的经济大环境背景下,所有的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策略都是多余的。“拥有”,就已经满足了一切。

然而,伴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直到有一天,当大家都不再满足从模式化的生活,渴望寻找能表明自身价值观、生活品位和价值主张的产品。这时,生活方式由一个妆点阶层属性的抽象概念变成了活生生的需求特征,这位一直主导着用户实际购买行为的主角——“生活方式”,终于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客户一旦觉醒,市场开始出现细分,传统的以强调“标准化产品线、快速周转、”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地产模式的威力就开始大打折扣。传统通行的项目开发模式下,产品雷同度高,价值量低,难以形成有效的产品线,无法形成符号化、个性化的品牌,更不用说形成清晰的企业战略。就这样,当然多少房企,赚到了钱,却失去了企业与品牌成长的机会,至今已成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