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照公的修养(1 / 1)

论语与算盘 涩泽荣一 682 字 1个月前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俞与?” 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东照公①之所以令人惊叹,在于他对神道、佛教及儒教等皆投以相当大的心力。他对于诸教曾进行过种种调查,然后加以计划推及,以谋求如何使国家兴盛,这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对此,历史学家已有不少评论,而我也特别敬佩他在文教政治方面所做的工作。在佛教方面,有一位名叫梵舜的,因为不是一位太出色的学者,东照公也不佩服他,因此由南光坊天海②来调查佛教。在儒教方面则先聘藤原惺窝,随后又以其弟子林道春作为官方儒学者,结果成就斐然,建立了儒家卓越的宗派。

东照公非常尊重这一派儒教,特别是东照公自身常读《论语》《中庸》,历史上也有记载。大家一定还记得,有一篇是汉字与平假名交织而成,名叫《神君遗训》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人之一生,如负重荷,如行远道,切勿急躁……”这遗训完全出自论语,是东照公熟读《论语》的证据。“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是出自《论语·泰伯》中曾子的话。这段话和“人之一生,如负重荷,如行远道”意义完全相同。另外,段末所说的“不及胜于过”也是依据孔子的话。而孔子的原句是“过犹不及”,东照公则把原来相等地位改为不等而强调了“胜”。当然,仅此一点是不够的。总之,东照公的遗训出自《论语》,大家已经清楚地知道了。其他有关道德方面,也可看出费了东照公很大的心思。

元龟、天正之际是持续不断的乱世,在那样的乱世中,人们对文学的兴趣几乎消失殆尽,也不知仁义道德为何物。在无人给他进言献策的情况下,东照公竟然眼光远大,已在为振兴文学而煞费心思,而且所提倡的是根本性的文学,在修养上是以重现仁义道德为特色的朱子学说,东照公的这些用心,令我敬佩得无话可说。

从此以后,经学也渐渐衍生出各种派别,可是林家始终贯彻以朱子学说为主去发扬光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佛教方面,东照公对此钻研也很深。他最初皈依三河的大树寺,和这派僧侣们都有交往。但是大树寺是属于净土宗。接着,召用了位于芝地的一位名叫增上寺的住持。将他迁移到骏河③之后,又任用了金地院的崇传④、承兑⑤等人。最后任用的是开辟东睿山,受封为慈眼大师的南光坊天海。这位天海是僧侣中的英雄人物,他精力绝伦,活了一百二十六岁,比大畏侯爷所预想的还多活了一年。东照公深受他的影响,常常聆听他讲道说法——法谈。翻阅南光坊天海的传记,东照公在骏河听他的法谈究竟有多少次,虽不能确知,但依据天海传记的记述,有一年,在九十天当中,竟有过六七十次的法谈。东照公在当时虽已隐居,可是他与江户方面也经常有书信往来,到京都后也同样。可见其人虽已退休,并非闲散度日,悠然纵情于能乐或茶道当中,而是一有闲暇就去聆听慈眼大师的法谈。在其他方面《德川实记》虽然没有记述得很详细,但南光坊天海常为德川的顾问,为他说种种道德,应该是可以想象的。

①东照公:即德川家康,故称东照公。

②天海(1536—1643):深受德川家康赏识,参与政务,后又得到德川秀忠和德川家光的信任的僧侣。

③骏河:今静冈县中部。

④崇传(1569—1633):曾陪侍德川三个朝代的将军,日本江户初期参与幕政的僧侣。

⑤承兑:日本临济宗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