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和田市东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玉龙喀什河畔,有一座重要的佛教遗址叫作丹丹乌里克。
丹丹乌里克在唐朝的时候又被称为梁榭城,属于当时的于阗国。西传的印度文化、当地的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风格,成为一个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20世纪初,英国考古探险家斯坦因首先发现了它,但是在此之后丹丹乌里克又突然消失了。直到20世纪末,新疆文物考古工作者才再次发现了隐匿近百年的丹丹乌里克遗址。
人们在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了许多古代的文书、钱币、雕刻、绘画等文物,其中有几幅珍贵的唐代木版画和壁画,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这就是《鼠神图》《传丝公主》和《龙女图》。
这些绘画所描述的内容与唐代高僧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载几乎完全一致,这让人们十分惊奇。人们或许认为玄奘的《大唐西域记》是胡编乱造的,但是这些沉寂了千年的古画,让人不得不相信那些神话传说的真实性。
《鼠神图》上画着一个鼠头半身人像,头戴王冠,背有椭圆形光环,坐在两个侍者之间。而在《大唐西域记》中就有一则神话故事《鼠壤坟传说》。
传说于阗国都西郊有一座沙包,被人称作鼠壤坟,当地居民说此处有大如刺猬的老鼠,其中有毛呈金银色彩的巨鼠为群鼠首领。有次匈奴数十万大军侵犯于阗,就在鼠壤坟旁屯军驻扎,当时于阗国王只有数万兵力,难以抵挡匈奴大军。于阗国王虽然知道沙漠中有神鼠,但从来都没有祭拜过,如今大敌当前,君臣惊恐不知所措,于是于阗国王就摆设祭品,焚香求救于神鼠。是夜,国王果然梦见一大鼠,愿意助他一臂之力。于是第二天交战的时候发现——匈奴兵的弓弦、马鞍、军服等都不知在什么时候被老鼠给咬破了,这样一来,于阗军大胜。为了感谢神鼠,国王就下令建造了神祠来供奉它。或许木版画上的那只威风凛凛的老鼠就是鼠王吧。
《传丝公主》木版画上画的是一个古代贵妇。她戴着高高的帽子,帽子里似乎还藏着什么东西,在她的两边都跪着侍女,左边的侍女正在用左手指着贵妇的帽子。这幅画的一端有一个篮子,装着满满的葡萄之类的东西;另一端是一个多面形的物体。那么究竟画中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又有什么样的含义呢?
研究者根据《大唐西域记》中的故事,发现画中的贵妇是将蚕桑业介绍到于阗的第一个人,本来这个贵妇是唐代的公主,后来被皇帝许配给于阗王。当时于阗国并没有蚕丝,于是国王恳求公主能将蚕种带过来,可是当时的唐朝是严禁蚕种出口的,于是聪明的公主将蚕种藏于帽内,顺利出关了。因此,画中篮子里装的根本就不是葡萄,应该是蚕茧,而另一端的多面形的物体应该就是纺车了。
《龙女图》上描绘的是一个头梳高髻的**,佩戴项圈、臂钏、手镯,站在莲花池中,左手抚乳右手置腹,扭腰出胯呈三道弯姿势,欣喜而又羞涩的回首俯视脚下的男童。男童也赤身**,双手抱住**的腿,仰望着她。那么,这幅画又是什么意思呢?细读《大唐西域记》,你会发现这与其中的故事《龙女索夫》惊人地吻合。
传说于阗城东南方有一条大河,用以灌溉于阗国无数的农田,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河水突然断流了。当地的百姓听说这件事情与河中住着的龙有关,于是就请求于阗国王在河边建一座祠庙进行祭祀。果然,在进行祭祀的时候,河里出现了一个龙女,她说自己的丈夫去世了,如今自己无依无靠,希望国王能给她找个丈夫,如果满足了她的条件,水流就会恢复如常,于是国王挑选了一个臣子,穿着白衣骑着白马跃入河中。从此,河水就再也没有断流过。根据佛教绘画中神大人小的处理方式,画中的**应该就是龙女,而那个男童就应该是她的新婚丈夫。
但是对于这样的解释,有些专家学者还是提出了异议。认为这些木版画和壁画是佛教绘画,应该从佛教故事中寻找来源,而不是当时的世俗生活。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论如何,丹丹乌里克发现的绘画作品,为人们打开了古代于阗社会生活的一幅幅画卷,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艺术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