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小国,一直在历史的烟尘中若隐若现,真实的历史面貌在史书中难得一见。1974年,考古队在河北省平山县对战国时期的遗址进行发掘工作,不仅发现了中山国的国都灵寿,还在不远处发现了中山国王璺的陵墓。
中山国王璺是一位有为的君王。他在位期间,中山国国力空前强大,他甚至有过以中山国弹丸小国之力伐燕攻赵的壮举。璺王过世后,按照当时的普遍风俗大兴陵墓。璺王生前生活就非常奢侈,死后陵墓的奢华程度也可想而知。
璺王陵墓平面看起来近似“中”字,南北有长达105米的墓道。陵墓有两座车马坑,一座葬船坑,一座杂殉,还有六座陪葬墓。在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品,以供后世一窥中山国的文化面貌。
出土的物品中大部分为青铜器、金器、银器,做工造型无不精美,并带有北方民族文化风格。
战国时期的青铜铸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青铜的镶嵌工艺在当时也颇为进步,当时还涌现了大量错金错银的艺术品,工匠们将这种手法运用到艺术品的制作中,体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
墓葬中出现了古徽志——青铜山字形器,造型独特,见者无不惊叹。中山国的工匠在熟练掌握青铜器制作工艺的同时,融入了本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创作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品。
除了融入地方特色,中山国的工匠还擅长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塑造。十五连盏铜灯就是一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瑰宝。这座灯远观似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灯座饰有镂孔透雕三虎头六身夔龙纹,主干部分向四周伸出了七条树枝,托起十五盏灯。灯的每个枝节都是活动可拆卸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每节树枝,亦可拆卸,树枝上塑造有夔龙、小鸟、小猴等艺术形象,黄白辉映、艳丽多彩,生动俏皮,活灵活现。更有趣味的是,树下还有两个奴仆形象的人物正在抛洒食物戏耍猴群,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青铜龙凤方案是用错金银工艺制作出来的艺术精品,此案层次复杂,最下层以四头鹿为支撑,再上一层由飞龙盘曲,龙头构成四角,架起四方形案面框,龙间又有凤鸟飞舞,生动华丽。专家认为,青铜龙凤方案最初很有可能配有一个漆木桌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腐朽。
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随葬品数量惊人,仅一号和六号墓出土文物就达19000多件。这些随葬品大都与中原文化密不可分,其中的陶制、青铜制礼器就与同期的魏国、赵国墓葬品风格相近、工艺类同。但是仔细观察这些文物就会发现,这些物品也体现出了其他国家的少数民族风格。譬如帐幕构件,只有游牧民族的马背生活才用得上,而这种物品却出现在了中山王墓中。中山国的古徽志与华美的动物造型器物,都流露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一些专家考证,中山国最早是由北方游牧民族鲜虞族所建立的。战国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鲜虞族被时代的洪流所影响,逐渐结束了游牧生活转而依靠农耕生活。生活方式改变了,文化并没有消失,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在中山王墓里发现大量鲜虞族风格珍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