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英雄怎奈被历史遗忘(1 / 1)

明朝实行海禁制度,禁止海上的一切贸易往来,使得当时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倭寇出现,必然就有人抵抗倭寇的行为,抗倭英雄就此出现。说到明朝的抗倭英雄,许多人都能想到戚继光、余大猷等抗倭名将,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两个响当当的名字之前,还有一位战功卓著的抗倭英雄胡宗宪。

明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最著名的两大倭寇集团是汪直和徐海集团。胡宗宪抗倭的主要功绩就是成功剿灭了这两个倭寇集团,给东南海疆带来了长时间的安宁。

胡宗宪这样一位有功于朝廷的人物,本应该被历史铭记。可令人不解的是,他在历史上的名声远远不及俞大猷、戚继光,这是什么原因呢?

胡宗宪的抗倭经历主要从他担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开始,后来很快被升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取代了浙江总督张经,总督浙江、南直隶和福建等处的军务。在这段时间里,他为明朝抗倭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胡宗宪的军事才能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却是一个失败的政客。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大的升迁,是因为与工部右侍郎赵文华关系密切。

赵文华是严嵩的义子,而严嵩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桧之后的第二大奸臣。所以在他人眼中,胡宗宪已经属于严党。这就是尽管胡宗宪战功卓著,但仍然遭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事情是这样的:浙江总督张经因没有投赵文华所好,而被陷害致死,而胡宗宪极力讨好赵文华,得到了升官发财的机会。胡宗宪有没有伙同赵文华共同害死同是抗倭名将的张经,不得而知。但是张经死后,胡宗宪取代了张经的位置,这是世人所共知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就成了胡宗宪人生最大的污点。

伴随胡宗宪抗倭经历的,是他多次遭到弹劾。胡宗宪为了保官保位,多次通过赵文华重金贿赂严嵩,得到严嵩的帮助。被弹劾期间,严嵩多次帮助他化险为夷。善恶到头终有报,嘉靖四十一年(1562),作恶多端的严嵩倒台了。“树倒猢狲散”,胡宗宪再一次遭到政敌的弹劾,失去了官位。皇帝念其战功,留胡宗宪一条生路。对于胡宗宪本人而言,事到如今,能求得一条生路已很不容易,告老还乡、隐居乡野是他最好的选择。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一封胡宗宪曾经写给严世蕃的贿求信件,又将胡宗宪送进了大牢。这一次,胡宗宪就没有以前那么幸运了,在大臣们反复罗织的罪状面前,胡宗宪不愿再受辱,公元1565年愤然自尽,时年54岁。

胡宗宪遭后人诟病,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便是他侵吞军饷、生活奢侈。他出任浙江总督期间,聚敛了数额巨大的钱财。对于老百姓,也额外加赋,竭力搜刮。老百姓早已怨声载道,切齿腐心了。这些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都被他用来挥霍以及贿赂严党了。胡宗宪在民间的声誉极差,这也是他被后人遗忘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