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追星”很疯狂(1 / 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锦瑟》,李商隐是非常著名的爱情诗人,他那些情意绵绵的爱情诗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很多女子都是他的忠实粉丝。

“追星族”虽然是一个现代名词,但是在古代因为崇拜偶像,想和偶像见面的人也确实不少。中国的追星族,最早可以可追溯到唐朝。

那时有一位年轻人叫魏万,他非常崇拜诗仙李白,为了实现自己一睹李白风采的愿望,他不远千里从河南济源的王屋山下开始,沿途追寻着李白的足迹。他锲而不舍的执着行为终于得到了回报。半年之后,跋涉三千余里地的魏万在扬州追上了李白,当他见到李白时虽然风尘仆仆,但是即使这样他也感到十分满足。

杜甫也有很多崇拜者,其中一位就是著名诗人张籍。张籍崇拜杜甫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他曾经把杜甫的诗集焚烧成灰烬,然后他又在这些灰烬中加入膏蜜,把它们当作十分珍贵的补药喝下去,并且坚持每顿必饮。张籍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坚信,吃什么就能补什么,他想通过喝杜甫的诗集灰烬让自己变得和杜甫一样有才华。

唐代的一些著名诗人即使落魄了却仍旧有很多人崇拜。王昌龄在被贬谪到龙标时非常落魄,他经常要和老仆人一起沿路捡拾落叶枯枝当柴烧,但是即使这样,擅长七言绝句的王昌龄还是经常遇到民众在路边向他跪拜、求诗。

苦命诗人贾岛,他身后也有很多的追慕者,其中最为疯狂的就是晚唐诗人李洞。他崇拜贾岛到了盲目的地步,人们都说李洞“酷慕贾岛”。李洞的头巾上放有刻着贾岛头像的铜片,平时他经常手持佛珠,但是他祈祷的并不是自己的平安,而是在为贾岛祈福。当他跟人交谈时,他一定会宣扬贾岛的好,当有人告诉他自己也喜欢贾岛时,他就会十分高兴地亲手抄一份贾岛的诗赠给对方,并告诉对方,阅读贾岛的诗一定要心存敬意,需焚香沐浴叩拜之后,才能阅读,就像阅读佛经一样。

宋朝著名的大词人苏轼也是备受人们尊崇的,他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力十分巨大。苏轼在杭州时就有女子因为仰慕他而不顾公婆丈夫的反对,来到他和朋友喝酒的彩船上,为他弹筝一曲。当苏轼离开海南时,岸边成千上万的仰慕者来为他送行。可以说人们不但喜欢他的词,他的为人,甚至连他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都加以模仿,这就是现在我们都喜欢吃的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鱼”等流传至今的原因。苏轼在有着悠久制壶传统的江苏宜兴小住的时候,便出现了风靡全国的“东坡壶”;不止普通百姓崇拜苏轼,连士大夫们也争相模仿苏轼戴高筒短檐帽,并将这种帽子称为“子瞻帽”。

以上这些追星的例子都比不上白居易,他既有疯狂的粉丝群,自己也是一名追星者。当时在荆州有一个叫作葛清的人,他狂热地迷恋白居易的诗,为了表达对偶像的崇拜,他在全身都文上了白居易的诗,一共有30余处,还为这些诗配上图画,如此疯狂的追星实属罕见。

白居易本身也是一个地道的追星者,他所崇拜的对象正是以情诗著称的李商隐。白居易晚年回家休养时,看到了李商隐的诗,非常喜欢,于是就常常对人说:“我死之后,来世能做李商隐的儿子就知足了!”通过这句话可以听出白居易对李商隐有多么的推崇。

白居易谢世几年后,李商隐生了个儿子,想起白居易的话,就给儿子起名字叫“白老”,算是对前辈遗愿的尊重。不料白老长大后木讷蠢钝,不怎么灵光,看来不像是白居易转世,倒像是郭靖的前身。著名的花花公子温庭筠就拿白老开涮:“你小子要是白居易的后生,那不是丢老白的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