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是一直流传至今。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将相和”只是蔺相如为赵国着想,面对廉颇的挑衅,处处忍让。然而真相真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将相和”隐藏着更深刻的内涵,不仅关系到廉颇、蔺相如的个人仕途,还关系到整个赵国的外交路线。
首先,战国时期,赵国是东方强国,国内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但是,不管是廉颇还是蔺相如,他们在赵国都是权重之臣,却并不是位高之人。因为战国时期,一个人在政治上成就的主要标志并不在于封将拜相、担任国家的重要军政职务,而是封君命侯、获得贵族爵位。廉颇战功卓著,但是面对赵国边将难封的政治现实,他也用了30年才得以封君。但是,战功远不如廉颇的乐毅、赵奢、赵括都早早地封君,甚至连外国降将都能轻易地封君拜侯。为赵国出生入死的廉颇,地位却远不如这些人,这让廉颇的心里颇为难受。对蔺相如而言,他的政治生涯更为辛酸。因为他曾是赵国宦官缪贤的舍人,是通过缪贤才进入赵国的政治中心。即使蔺相如十分得宠于赵王,但是他还是受到赵国贵族的歧视,蔺相如要封君命侯,路途比廉颇更为艰难。一开始,廉颇也挺瞧不起蔺相如,所以处处挑衅,但是聪明的蔺相如却发现,与自己处境相同的廉颇极有可能成为自己政治上最大的盟友,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油然而生。廉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出于共同的利益和政治需要,他们只有结为盟友,才能与赵国贵族竞争。
其次,“将相和”与赵国的外交路线有关。可以说这是一场由赵王主导的改革,是对赵国政治结构的一次全新布局,更进一步而言是对联秦和抗秦两种外交路线的融合。
廉颇带领的军队是赵国军事的主要力量,曾经攻打燕、齐、魏,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廉颇对秦国的战争却只有长平一战,而且还消极应战。显然,廉颇并不想与秦国结怨,他属于联秦派;至于蔺相如,可以从他的众多行为之中看出他对秦的态度是抗秦。著名的“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中,蔺相如戏弄了秦王一番,宁愿以赵国的大量土地和人民作为代价,也要把和氏璧偷渡回赵。另外,蔺相如是宦官缪贤的舍人,缪贤与燕王交好,燕国又与秦国势不两立,那么作为缪贤谋士的蔺相如无疑也是抗秦派。起初,廉颇和蔺相如之间不和,也极有可能是因为双方政治路线不统一。
廉颇处处挑衅蔺相如,蔺相如处处忍让,还把廉颇与秦王作比较,其实也是别具深意。他告诉了廉颇一个道理:虽然我们的政治路线有异,并不代表我害怕你。因为我们的目的一样——都是要使赵国强大起来,只有我们合作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这也是赵王的旨意。
当廉颇明白这层含义之后,就有了“负荆请罪”的典故。
这就是赵王高明的地方。他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想要让自己统治下的能人既形成合力、又互相制约,那么实现派系间的平衡布局就非常重要。不论是联秦还是抗秦,都必须要相互制横,不能让任何一方过于强大。联秦,与秦国走得太近,会引起其他各国的反感。抗秦,也会引起秦国的反击。只有平衡这两种势力,才可能各方都不得罪。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赵国面对其他各国才能有才可用。例如,在赵孝成王继位之后,秦攻打赵国,赵王决定向齐国借兵。由谁出面借兵呢?最佳人选——蔺相如。因为在此五年之前,蔺相如带兵攻齐,曾为抗秦派的蔺相如主动向齐言和,这也成了此次借兵的基础。再比如说,长平之战,秦攻赵,秦赵之间实力悬殊,如果硬攻,赵国胜利的机会并不高。此时最佳的将领就应该是属于联秦派的廉颇。廉颇也的确是这么做的,消极应战。“将相和”的最终目的得以实现,需要红脸就推出红脸,需要白脸就推出白脸。
时过境迁,当蔺相如病死之后,“将相和”的局面被打破,老将廉颇已经不能再为赵国在七国之间寻得立足之地,赵国逐步走向灭亡。从反面论证了赵王一手主导“将相和”的局面,是出于赵国的生存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