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天下动乱,英雄四起,太原的李渊也是蠢蠢欲动,准备伺机起事去与群雄争夺天下。
李渊(公元618年至626年在位),静宁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人,他的祖父李虎是西魏时的太尉,父亲李昞是北周时期的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隋时封唐国公。母亲是隋文帝的小姨子,可以说李渊与隋炀帝是姨表兄弟,作为皇亲国戚,他一直深受隋炀帝的重视。
在隋炀帝继位后,李渊被任命为荥阳、楼烦二郡太守,后又被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在太原留守。隋炀帝统治后期,全国陷入农民起义的混乱之中,李渊的势力已经无法镇压,但他又怕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所以为了自保,便决定提前动手,而他的次子李世民也是支持起事的。
李世民作为从小随军长大的孩子,性格中充满叛逆、果敢的气质,李渊虽然有谋反之心,但却迟迟未肯行动,李世民认为李渊在乱世之中不过是想逃避战火,但他不想拖延时间,不想做大隋王朝的陪葬品。
于是,李世民找到他的谋臣刘文静,虽然刘文静后来因与瓦岗李密联姻,而被李渊关入牢中,但此人极富韬略,性情狂傲,有着过人之处,所以当时深受李世民的偏爱。李世民找到刘文静后,二人对起兵谋反这件事是一拍即合。
刘文静为李世民提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要想造反不能大张旗鼓,那样会引人注目,遭到其他起事者的反扑,这一切要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暗度陈仓方能最后水到渠成。
第二,李渊虽然手中握有一些兵马,但兵马还是越多越好,这样成功的概率才能越大,所以还需要多招兵马,到时候攻取长安,将各地的兵马汇集一处,不怕不能成事。
第三,聚拢人心,现在各地豪杰都纷纷起来造反,这些人手中的权力都可以为己所用,只要能让他们归顺,到时候矛头都指向大隋王朝,那江山必定就是李家的了。
听罢刘文静的一番分析,李世民成竹在胸,此刻他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彻底地说服李渊起事。但这却是个比较棘手的事情,李渊秉性固执,对于皇权一向不敢造次,对国家一向恪尽职守,想要让他明目张胆地举起起义的大旗,实在是有些困难。
而李世民虽然是李渊的得力助手,但李渊并不是十分地信任他,所以李世民便买通了李渊最信任的人——裴寂,请他出面帮忙。
此人时任晋阳宫副监,最会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深得李渊的信任,二人同朝为官,关系十分要好,常在一起通宵达旦地饮酒、下棋。李世民知道,只有裴寂能够说服李渊,但如何能够让裴寂帮他这个忙,李世民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裴寂自小清贫,父母双亡,受尽了他人的白眼和欺负,这也是他性格圆滑世故的主要原因,这样的经历让裴寂一直想飞黄腾达,所以他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机会,与李渊交好也是他巴结权贵、攀龙附凤的一种表现。
李世民有个叫高斌廉的朋友经常和裴寂一起赌博,于是李世民就让高斌廉故意输给裴寂,这样一来,裴寂心里高兴,什么事都好说了。果然,当李世民向裴寂提出要求时,裴寂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
而裴寂也并没有直接去找李渊,他先是找了两位美女,随后才去找李渊,看到有美女送上门,李渊乐得享受。而裴寂也乘机向李渊讲出了李世民的计划,听到老友相劝,也看到李世民的确是准备妥当了,李渊终于同意起事。
隋大业十三年三月,李渊起兵于太原,兵锋直指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