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不能独立活动。在千变万化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需求似乎主导着精神发展的方向,而这些问题在无形中与我们的群居生活相互联系。群体的需求影响着个体,但个体却不能或极少影响群体需求。然而,静止的群居状态并不能决定个体的行为,个体行为的改变与群居状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相关。此外,我们往往难以跳出自身人际关系的圈子彻底地反思精神的本质。
为了跳出这个陷阱,人们只能接受我们群居生活的逻辑。这种逻辑仿佛是一种终极的绝对真理,只能在完善了具有缺陷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纠正人类缺点的基础上逐步领悟并获得。以上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物质分层原理的影响。他们认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意识形态和人类行为。“群居生活逻辑”和“绝对真理”这两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他们的说法。历史及对个体生活的观察(即“个体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因素造成了个体对社会经济系统的错误响应。为了逃脱系统惩罚,个体会想方设法地避免做出错误的响应,而我们关于绝对真理的观点能很好地帮助个体减少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