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给人提供一种精神动力。
说一个几年前的事情吧!
几年前,两个老同学过来玩,我去接他们。遇到老友的第一天,我就遇到了尴尬。
和老友从他们入住的旅馆出来,迎面碰到了一个漂亮的小姐,小姐的裤子拉链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开了。我凑近左边的同学耳朵,“你看这位小姐的拉链,是不是很搞笑?”
我和同学会心一笑。上车的时候,我故意回头看了一下,发现那个小姐在自己的身上上瞅下瞅,并拿出小镜子照来照去。我想,她是受到了我们的暗示。
一路上,另外一个同学的情绪一直不是很高,而且说话的口气也不是很好。无奈,只好早早地送他们回酒店。
吃饭的时候,另外一个同学问:“今天出门的时候,你们两个嘟囔了一句什么啊?我可是猜了一整天了,有什么话不能当面说吗?”
此时我才意识到,早晨出门的一句话,让他疑心了一整天。
谁的错呢?
每个时代都有一种流行性的传染病。现代文明社会的流行性传染病除了浮躁、精神崩溃之外,还有一种最为常见的——疑心病。
我们生活的时代,节奏快、浮躁情绪泛滥的文明社会里,我们的身心常常有不能维系的危险。就像一架豪华的汽车,尽管发动机、排气管都是最先进的,但因为使用率太高,发动力的来源不纯等问题,在强烈的行驶中,出现意外是不足为奇的。
因此许多优秀的人才,在紧张的生活中变得神经兮兮,多愁善感等一些复杂情绪的出现,一点也不足为奇。
疑心病的表现有两种,一是对别人疑心,二是对自己疑心。
对别人疑心,多半是内心出于安全感的考虑,情绪中感觉受到了威胁,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对别人的行为、语言充满好奇,这种好奇多半是一些消极的情感。好比站在一个旋转的风扇下面,总担心风扇会掉下来,砸到自己或者伤害到自己。尽管风扇确实很安全,但潜意识中依然有这种担忧;
对自己疑心,是一种不自信,做事情之前情绪波动大,呈现无规律的情绪变化,是一种对自己不自信的最直接的体现。比如,尽管风扇在正常运转,但依然担心自己会受到伤害,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受到突如其来的伤害,这是一种对自己的不自信的情感。
因此,当一个人的情感过于复杂时,他的神经会被一种潜意识中的情绪所影响。这种影响也就是这样的,而其原因与治疗的方式则大不相同。
爱因斯坦曾经写过一篇《人是为了别人而活着》的文章,如下: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是奇怪的:每个人,都是来做一次短暂的访问,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不过有时似乎也会觉察到有某种目的。
但是从平日的生活来看,有一件事情我们是很清楚的:我们是为别人而活,最重要的是为了这些人活:他们的笑容和幸福构成了我们快乐的源泉。同时,我们活着还为了另外无数个不相识的生命,怜悯之心,将我们同他们的命运联系起来。每天,很多次,我都会意识到我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那些活着的,和死去的人们的工作之上的,意识到我必须诚挚地、竭尽全力地努力去回报我所得到的东西。我经常心绪不宁,感觉自己从别人的工作里承袭了太多,这种感觉让我惴惴不安。
总体上在我看来,从客观的角度,没完没了地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存在,或者是生命有什么意义,是非常愚蠢的行为。不过,每个人都有一些理想,来指引着自己的抱负和辨别是非。始终在我面前闪耀着光芒,并且让我充满活着的喜悦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理。对我来说,以舒适和享乐为目标的生活从来没有吸引力。以这些目标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伦理观点只能满足一群牲畜的需要。
疑心病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各种各样的,更多的是属于心理层面的,比如,抱怨对自己的不公平,嫉恨比自己强,要求自己或他人的所作所为十全十美等,而在所有疑心病的症状中,不自信是主要原因。
找到了病原,我们也就找到了克服疑心病的方法——疑心病是可以治愈的。
彻底治疗疑心病,从心理方面来说,要将心态调整到自信、积极、乐观的状态中,只有自信、积极、乐观的状态才能使人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事物,才不会在潜意识里产生消极的情绪。
其次,要学会用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周围的人、物以及自己,要以客观事实材料为依据,切忌胡思乱想、主观主义。爱因斯坦说“我经常心绪不宁,感觉自己从别人的工作里承袭了太多,这种感觉让我惴惴不安。”就是不能用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周围的人、物。
同时,需要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疑心病和心理暗示的情绪有关。心理暗示是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因素,给予心理暗示或刺激,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识思想与潜意识的行动部分之间的沟通媒介。心理暗示它会告诉你注意什么、追求什么和怎样行动,因而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这是人心理层面拥有的一个看不见的法宝。
简而言之,心理暗示就是一个人把上述影响作为信念,在心理上尽力趋向于这一方面。
这种心理暗示可以来自他人,也可以来自自己。来自自己的,在心理学上叫“自我暗示”。根据暗示的效果,可以将自我暗示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积极暗示可以使人增添信心,精神振奋。消极的暗示可以使人忧心多虑、疑神疑鬼。而疑心病就是一种消极的暗示,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
在与人沟通交际的过程中,只要学会利用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即人们常说的“自我感觉良好”这种积极心理,就不会出现疑心病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了。